Ikaoti - 为您精心整理的免费考资集中营!

爱考题软件下载学习站

自考00060财政学》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课程类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发布时间:2018-05-23 完整版:点击进入
课程详情

 

笔记讲义
课程名字:自考《00060财政学》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依据教材版本:
教材主编:梅阳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版
版  次:2013年版
课程目录:
前 言 2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3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4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11
第二章 财政支出总论 15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内容 25
第一节 购买性支出 26
第二节 转移性支出 32
第四章 财政收入总论 39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39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43
第三节 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 45
第五章 税收原理 46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 47
第二节 税制要素 47
第三节 税收分类 49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50
第五节 税收公平与效率 52
第六章 税收制度 53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 54
第二节 商品课税 55
第三节 所得课税 58
第四节 其他课税 61
第五节 税收支出 64
第六节 国际税收 66
第七章 国债 72
第一节 国债的概念与分类 73
第二节 国债的规模 77
第三节 国债的发行 79
第四节 国债的偿还 81
第五节 国债市场 83
第八章 政府预算 85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86
第二节 政府预算的类型 88
第三节 政府预算编制管理 91
第四节 政府预算执行的管理 95
第五节 政府决算的管理 101
第九章 政府预算编制 103
第一节 政府间收支划分的制度安排 104
第二节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105
第三节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106
第十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 111
第一节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112
第二节 财政政策 114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18


前 言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财政学》是财税专业专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以财政税收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宏观经济管理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财政的概念、职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政府预算及其管理体制的内涵,财政政策等,理解财政运行及其规律。在学习经济学的基础上更深刻地领会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主要税种等进行运用。《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中的主要课程,是对财政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的有效途径,旨在培养财政税收方面的人才,为学习有关财经课程,更好地做好财经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财政学》是宏观经理管理的课程,因此,学习的时候要从政府管理经济的视角学习,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基本理论。本课程共分十章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政策和实务,因此学习中要有所侧重。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侧重于理论阐述,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侧重于实务方面,而第九章、第十章侧重于政策层面较多。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识记、领会、应用等不同认知层次知识的掌握,以便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的内容。
  第一章是本课程的开始,因此对于本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只有很好地领会第一章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学习以后的各章。而侧重于理论阐述的第二章和第五章也是很重要的。在实务介绍方面的各章中,涉及我国现行政策规定等方面,希望学习者在学习教材的内容基础上,能对改革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及时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按照大纲的总体要求进行掌握。第三章中社会保障支出和对财政补贴的分析,第六章中有关税收的具体规定和计算,第七章中国债的各项指标以及还本付息的方式及资金来源,第八章中有关预算的原则、收支划分方法等都需要考生认真掌握。第九章中我国现行体制的内容,第十章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也是本课程的重点问题。
  三、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认知层次要求。
  三个认知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认知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财政概念及财政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财政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财政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财政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财政问题,以所掌握的财政税收理论对财税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定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如果有教材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大纲规定为准。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关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国家财政如何通过发挥自身职能来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解我国传统的计划(国家)财政与现代公共财政之间的区别;领会财政的概念,熟练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三大职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财政的概念
  识记:市场失灵、外部效应、公共物品、混合物品、公平与效率、贫困指数、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领会: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公共物品及其特征、财政现象共有的特征、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2.财政的职能
  识记: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自动稳定器、自觉调节职能。
  领会: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和作用效果、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自动稳定器及其作用原理。
  应用:对现实的财政问题,从财政职能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三、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1)市场机制的缺陷,公共物品及其特征,混合物品产生原因,财政共有的特征。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本章难点:
  (1)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2)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一、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一)市场与市场经济
  市场是一种最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主导力量的经济制度。鉴于人类需求的复杂性,如果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话,那么,市场经济就是人类社会建立的最好的经济运行制度。
  从纯粹的意义上说,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经济制度只有两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但就结果的主流来看,市场经济是能够将人们的个体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最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源泉最大限度凝合起来的、较理想的制度安排。
  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经济人"的存在。经济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作为一个生产者,会千方百计地向社会提供价高利大的产品;作为一个消费者,他又会想方设法购买那些价低值高的物品。
  最富效率的市场经济只存在于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市场中,每一个人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1)有足够多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大家共同决定某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任何一个单独的买者都只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不能影响价格水平。
  (2)要素自由流动。生产者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不存在任何进入和退出障碍。
  (3)信息完备且充分。参与市场活动的交易双方都占有充分的信息,并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信息。
  (4)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资源再配置成本。完全竞争市场描述的是一种无任何阻力和摩擦的市场,所有的交易和资源再配置都是零成本。
  (5)交易中,生产和消费行为不存在外部性。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
  但是,现实的市场并不严格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也就是纯粹的市场机制)的结果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这就是说,单纯的市场机制未见得一定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市场失灵
  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也被称作市场缺陷或市场失败,是指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市场缺陷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条件性市场缺陷,指现实的市场环境不符合纯粹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条件假定。这类市场缺陷的存在,使得市场机制不具备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自然不是理想的调节效果。
  第二种是原生性市场缺陷,指即使具备纯粹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完整运行环境,市场机制的调节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1.条件性市场缺陷
  (1)不完全竞争。市场机制的高效率依赖于完全竞争。众多交易主体的存在使任何一个买者和卖者都不具有控制市场供求和价格的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一种商品都是有差别的,每一个厂商都具有某些潜在的垄断因素。规模效益、产品差别、地域限制、厂商串通,甚至是制度障碍(即行政性垄断),使得部分市场极易产生垄断。垄断者可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获得垄断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人们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损失的影响,但行为人并未获得应有的补偿或者支付相应的成本,即私人得益(损失)与社会得益(损失)之间的非一致性。
  (3)信息不充分。市场经济高效率运行的条件之一是信息提供是充分的,交易主体也能够正确地处理或接受。但实际上,这样的条件从来不曾具备过。生产者不能准确地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需要多少,导致不时出现供给缺口或需求缺口;消费者也可能在产品性能、销售价格等方面信息不灵,不能做出正确的购买判断。
  (4)交易成本。在现实生活中,交易和资源再配置都是需要耗费资源或付出成本的。产品销售需要做市场调查,财产交易需要进行价格评估,约定交易需要签订合同,交易争端甚至需要诉诸法律仲裁等,任何一种交易方式和内容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广义成本包括非货币成本)。生产结构的调整也不可能在瞬间无成本地完成。总之,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也是交易成本的付出过程。
  (5)偏好不合理。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保证市场竞争结果合理的前提。合理的个人偏好应将消费者的目前满足和长远满足结合起来,个人满足和社会满足统一起来。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偏好不合理的情况比比皆是。可见,只要消费者偏好不合理,消费行为选择非理性,消费者就不能给物品以合理的价格评价,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肯定较低。
  2.原生性市场缺陷
  (1)收入分配不公。一个社会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应是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分配结构,收入分配虽有差距,但应控制在社会可容许的范围内。但纯粹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分配结构却存在两极分化倾向。因为市场经济是按照各社会主体在财富生产中所做的贡献大小来分配收入的。
  由于个人所拥有的体力、智力、天赋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质和量上都存在很大差别,他们据此在收入分配中占据的份额肯定大相径庭,而当前所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又会对今后或下一代产生重要影响,使这种差距在代与代之间或较长时期内纵向传递。收入分配不公的后果不仅与社会公平的目标相抵触,危及社会稳定,也会在宏观上影响经济效率,并最终威胁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存在。
  (2)经济波动与失衡。市场机制在微观层面,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低级阶段,其调节效果可能比较完美。但在宏观层面,在社会化大生产的高级阶段,单纯的市场机制肯定会酿制经济波动,破坏经济效率。
  通过对市场失灵主要表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理论上承认市场经济有效性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市场缺陷普遍存在。
  政府力量(所谓"看得见的手")的存在是现代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必需条件。政府的作用对象主要是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活动的结果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
  二、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人类的需要从最终需要来看无非是两大类:私人个别需要和社会共同需要。私人个别需要是满足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行为。社会共同需要则是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行为。
  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私人个别需要构成人类消费行为的主体。满足私人个别需要的物品是私人物品。从长远来看,社会共同需要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社会共同需要的满足是私人个别需要得以满足的前提条件。
  (一)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提出公共物品的概念:"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种物品消费的减少。"
  同私人物品相比,纯粹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私人物品消费带来的效用是可以在物品之间或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的,社会对某种私人物品的需求总量是所有个人需要量的数学加总,但纯粹公共物品的效用只有一份,不可能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切割,如国防安全,其效用作为一个整体普施于全社会,不可能在消费者之间划分。
  在效用不可分割性的基础上,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这和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形成鲜明对照。
  (1)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
  非排他性有两层含义:
  ①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在技术上难以将不付费的消费者从受益者行列中排除出去,或者排除成本过高。
  ②任何人消费公共物品不排除别人同时消费。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私人不可能介入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否则,会形成"免费搭车者",即坐享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却不愿意承担相应费用的人。
  (2)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非竞争性也有两层含义:
  ①一方面公共物品只能由国家独自"垄断式"提供,其他社会成员一般不直接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
  ②另一方面指在一定区间内,公共物品边际成本是零,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提供成本的增加。因此,公共物品不需要消费者通过出价竞争获得消费权力。
  现实中,公共物品最典型的特征是免费提供,这和私人物品的市场交换形成强烈对比。从直接意义上说,人们消费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代价,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和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不发生任何关系,经济状况不同的社会成员都具有同等的公共物品消费权力。
  现实中,国家免费提供的公共物品和理论上界定的纯粹公共物品之间是有差异的。比如,义务教育,其效用其实是可分割的,其在技术上也很容易实现排他性和竞争性,目前的"贵族小学",以前的"私塾"都是该阶段教育通过市场提供的极好例证。
  因此,现实中,公共物品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天然性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因为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任何社会都只能将其作为公共物品提供,如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等;
  另一类是制度性公共物品,这种物品不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其能够成为公共物品,完全是国家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直接规定的结果。由于制度性公共物品是国家根据自己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判断人为规定的结果,故其存在范围是有一定弹性的。

课程导航
加入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考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