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oti - 为您精心整理的免费考资集中营!

爱考题软件下载学习站

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完整版:进入查看
课程详情
所有年份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2jTemN_rcz3F1Ho8CLoqQ

 

笔记讲义
课程名字: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依据教材版本:
教材名称: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教材主编:侯 峰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15年
课程目录: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统计学的性质及分类 2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5
第三节 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设计 9
第二章 数据的调查与整理 16
第二节 现场调查 18
第三节 试验观测 23
第四节 数据整理与显示 24
第三章 次数分布 26
第一节 次数分布的编制与显示 26
第二节 次数分布的理论模型 34
第四章 分布特征的测度 43
第一节 分布中心的测度 44
第二节 离散程度的测度 52
第五章 抽样估计 56
第一节 抽样估计的理论基础 57
第二节 抽样方法与抽样分布 58
第三节 点估计 60
第四节 区间估计 66
第六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71
第一节 相关分析 71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74
第三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80
第七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81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编制与分类 81
第二节 时间数列特征指标的测度 82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分析 87
第八章 国民生产统计 95
第一节 国民生产统计的范围与行业分类 95
第二节 产出实物量统计 97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98
第四节 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统计 99
第五节 生产率统计 104
第九章 国民收入分配与使用统计 106
第一节 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分类 106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统计 106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再分配统计 110
第四节 国民收入使用统计 114
第十章 货币与金融统计 121
第一节 金融机构单位和金融工具的分类 121
第二节 货币统计 124
第三节 全社会金融活动统计 130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统计指数 134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与种类 135
第二节 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应用) 136
第三节 国民经济价格指数的编制 142
第四节 国民经济生产量指数的编制 144


第一章 绪论
  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统计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及分类,并能熟练地掌握总体、个体、样本、变量和指标及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统计学概念,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学的性质及分类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设计
第一节 统计学的性质及分类
  一、统计学的性质
  (一)统计学的概念(识记)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或推断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所研究对象做出判断或者决策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现在的市场调查都是统计的应用。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各地区居民消费指数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人民币汇率等均可通过统计得到相应数据。
  例如,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新建商品房价格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8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6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5.9%,最低为下降9.8%。
  再如,2015年上半年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全国网上零售额16459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759亿元,增长3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7%;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700亿元,增长41.9%。
  (二)统计学的性质(领会)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及其变动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例题.单选题】统计学的性质不包括()。
  A.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
  B.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
  C.统计学研究的是个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
  D.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正确答案』C
  二、统计学的分类(领会)
  
  (一)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理论与实践
  统计理论与方法都是在实践中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反过来这些理论与方法又被不断地应用于实践。
  从统计学理论方面来看,人们在认识数量方面时,常常受到研究方法的制约,这就需要应用相关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数学原理,寻求研究客观现象数量方面的具体方法,并从理论上对其加以科学论证,使其真正成为科学的方法论。
  从统计学应用方面看,统计学又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科学。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中都能不同程度地找到统计方法的应用。例如,统计方法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国民经济统计学;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生物统计学;在人口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形成了人口统计学;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应用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两者之间的关系:
  理论统计学所提出的科学的数量方法为应用统计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条件,而应用统计学的发展又可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发展理论统计学所提出的数量方法。
  (二)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统计方法
  统计学按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对客观现象的数量进行计量、观测、概括和表述。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其内容包括统计指标及其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图表、集中趋势测度、离散程度测度、统计指数和时间序列常规分析等理论方法。
  推断统计学研究如何根据总体中的部分数据(样本指标)去推断总体数据(总体参数)的方法。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以概率论为理论依据,利用部分数据对总体数据的某些性质或数量特征进行推断和检验。其主要内容包括概率与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验证、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决策等。
  例如,1985年,莎士比亚研究者G.Taylor发现了九节未署名的诗歌作品,只有429个单词,他很想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有两个统计学家用统计方法发现,这首诗的用词风格与莎士比亚的风格非常相似。他们统计的方法是这样的:已知莎士比亚所有著作的用词为884 647个,涉及31 534个不同的单词,其中,只使用过一次的有14 376个,使用过二次的有4 343个,使用的三次的有2 292个……使用过一百次以上的有846个。
  新发现诗作的429个词中使用了258个不同的单词,统计学家对其用词风格的实际观测值和预测值的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这两个分布非常接近,这表明,新发现的诗作很有可能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为了慎重起见,两位统计学家还研究了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其他几位诗人长度相似的作品使用单词的风格,这些作者的风格与莎士比亚的风格差异较大,从而进一步印证了新发现诗作为莎士比亚的作品。
  这个事例对我们有两点启示。第一,运用统计方法通常需要使用笨功夫,搜集和描述繁杂的原始数据枯燥而又困难。第二,统计推断无法断言一个绝对的结论,不可能给出一个非此即彼的判断,但统计方法能确切地说明这种"无知"的程度。
  两者之间的关系:
  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推断统计学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描述统计学也很重要。
  从描述统计学发展到推断统计学,既反映了统计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也是统计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例题.判断题】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推断统计学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概念:总体、个体、样本、变量、指标。
  一、总体和个体(识记。重点、难点)
  构成统计活动研究对象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整体,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或母体。
  总体中的每个个体事物则称为个体。
  总体中全部个体事物的数量称为总体容量,通常用N表示。
  两种总体:
  在实际研究中所遇到的统计总体,一般有下列两种:一种总体是由自然物体所组成的总体。例如,要研究全国人口状况,则全国人口就是总体,每一个人是个体。又如,要研究一批产品的质量状况,则这批产品的全部产品就是总体,每件产品是个体。
  另一种总体是由变量值所组成的总体。例如,要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则该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的集合构成总体,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是个体。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总体,分别属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一般来说,由自然物体所组成的总体能够满足多方面的研究需要,而由变量值所组成的总体主要是满足对该变量的研究需要。
  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如果总体中只包含有限个个体,即总体容量是一个有限数,则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总体中包含有无限多个个体,即总体容量为无穷大,则称为无限总体。例如,全国人口、某地区工业企业、某企业职工工资水平都是有限总体;而宇宙中的星球、海洋中的鱼等则可看作无限总体。
  
  总体的确定:
  确定统计总体就是确定统计活动的研究对象及范围,这需要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来进行。研究目的不同,统计总体往往也不同,例如,研究目的是了解某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则总体就是该行业的全部企业所组成的集合;而假若研究目的只是了解该行业的职工生活情况,则总体就是该行业的全部职工所组成的集合。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总体中的个体是很不明显的。如,要考察某一段河流的水质污染情况,则总体就是该段河流中的全部水,而个体很不明确。在上述情况发生的条件下,一般是将每个观察单位看作一个个体,而观察单位的大小以及计量方法则根据观察手段而定。如,将每立方米水域或者每升水看作一个个体。
  【例题.判断题】要研究一批产品的质量状况,则这批产品的全部产品就是总体,每件产品是个体。()
   『正确答案』对
  二、样本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作为其代表的那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子集。构成样本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通常用n表示。
  通常将由样本构成的总体称为抽样总体。
  样本的特点:
  (1)样本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取自于总体的内部。
  (2)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不同的样本。总体是唯一确定的,而样本则是不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从一个总体中能抽取许多个容量相同的不同样本。
  (3)样本是总体的代表。
  (4)样本的随机性。
  三、变量(识记。重点、难点)
  (一)概念
  广义的变量是指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概念,凡是客观现象的特征取值或类别在一个以上者,均可定义为变量。它包括可以用数字表示变量取值的数字变量,如年龄、收入和消费支出等;也包括不能用数字计量、只能用类别表示的属性变量,如反映人口特征的性别,产品质量的合格与不合格,宗教信仰和文化程度等。
  狭义的变量仅指可用具体数字表示取值的数字变量。
  (二)变量的特征
  (1)变量是用于研究总体和个体具有属性变异与数值变异的量化概念。
  (2)变量是一个具有量化性质的概念或名称,它不是指具体的数字。变量所表现的具体数字称为变量值,变量与变量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变量的取值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时间上取值,如历年职工工资水平;二是在空间上取值,如某一时期内不同行业或地区的职工工资水平。
  (三)变量的分类
  (1)变量按其取值是否可用数字表示,一般分为属性变量与数字变量两种。
  (2)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凡变量的取值只能是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时,这样的变量被称为离散变量,如职工人数、设备台数、家庭人口等,通常采用点计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凡变量的取值在整数之间可以取无限的数值,即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这样的变量被称为连续变量,如身高、体重、收入、支出等。
  (3)变量按其变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凡变量的变动具有确定性、方向性的,称为确定性变量,如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都是确定的,并随企业规模增大而增大。凡变量的变动没有确定的方向,并具有一定偶然性的,称为随机变量。如一支股票价格水平,由于受宏观政策、基本面情况、技术面情况、行业情况以及各种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其价格就是一个随机变量。
  (4)变量按其在因果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因变量与自变量。因变量是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结果性变量,通常作为研究的目的或对象来对待,又称为被解释变量;自变量是影响因变量的各种原因性变量,又称解释变量。例如,用居民收入解释支出时,收入为自变量,支出为因变量。
  (5)变量按其是否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内决定,可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决定的,外生变量是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之外决定的。外生变量数值的变化影响内生变量的数值变化,但它并不受内生变量数值变化的影响。例如,研究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时农产品的供应量、需求量和价格等都是在农产品市场范围内决定的,都是内生变量,而土地资源、雨量、农业投资和科技投入等都是在农产品市场范围以外决定的,都是外生变量。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是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重要概念。
  (6)变量按其取值是否具有客观性,可分为实在变量和虚拟变量。凡取值是客观实际存在的变量,称为实在变量或实体变量。虚拟变量则是为了满足统计研究的需要,对客观现象的各类属性表现人为规定的数字,又称工具变量或开关变量。如男性定为1,女性定为0;合格定为1,不合格定为0;旺季定为1,淡季定为0。虚拟变量在定性分析、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中也往往要用到。
  【例题.多选题】变量按其是否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内决定,可分为()。
  A.自变量     B.因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E.虚拟变量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AB是按变量在因果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划分的。
  【例题.单选题】()是指变量的取值只能是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的变量。
  A.随机变量
  B.离散变量
  C.实在变量
  D.确定性变量
   『正确答案』B
  四、指标及其测度(领会)
  在统计活动中,人们所真正关心的主要是总体的某些特征数量,而总体特征数量的数值则完全取决于总体中各个个体的相应特征数量。
  例如,国家对全国的人口总体进行调查,主要是要了解全国人口总数以及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状况。
  用来测度研究对象某种特征数量的概念称为统计指标,简称指标。其中,测度总体特征数量的概念称为总体指标,而测度个体特征数量的概念则称为个体指标。例如,人口数、产品产量、销售收入、经营利润等都是统计指标,显然,统计指标是可以测度计量的数量概念,对于任何一个统计指标,只要给定相应的总体或个体,都可以通过测度计量得出其具体的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人口总体,2013年年底的人口总数为125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总数为615万人,女性人口总数为638万人。
  一般来说,总体指标的数值往往都是未知的,而个体指标的数值则是可以通过观测得到的。统计活动最初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研究总体中的个体的某种或某些特征的观测计量来取得数据,进而推断得出所需要的总体指标的数值。
  要对所研究总体中个体的特征进行观测计量,就必须有科学的测度计量尺度。
  四种计量尺度: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一)定类尺度
  1、定义:
  定类尺度又称为名义尺度,它是对个体进行类别划分的测度计量尺度。例如,根据人的性别特征,可将人口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这种既不能用数值大小直接测度,又不能用等级顺序计量,而只适合用划分类别来测度的计量尺度就称为名义尺度或定类尺度。
  特征:
  定类尺度是最简单、计量层次最低的个体特征测度计量尺度,主要用于对个体品质特征的测度计量。
  在统计分析中,为了将定类尺度的测度计量结果也用数值表示,通常将人们重点关注的那一类别记作1,而将其他类别都记作0。例如,可以用1表示男性,用0表示女性。通过这种数量化方法,定类尺度的测量结果也就全是取1和0的数值了。
  (二)定序尺度
  1、定义
  定序尺度又称为顺序尺度,是对个体进行排序或分等基础上的测度计量尺度。这种不能直接用数值大小测度而只能用顺序等级来说明个体特征表现位次的测度计量尺度称为顺序尺度或定序尺度。
  例如,评酒师通过对酒的品尝,可以对其质量给出上等、中等、劣等不同等级的评分。各个等级之间有好坏次序关系,但没有数量大小关系。
  特征:定序尺度虽然比定类尺度精细,但是相邻顺序等级之间的差距却并不一定相等。
  对于定序尺度的测量计量结果,可以分别用自然数1、2、3、4、5、6等来依次表示各种顺序等级,从而也将其测度计量结果完全数量化。
  【单选题】将银行柜台人员的服务质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属于指标的()。
  A定比尺度
  B定类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序尺度
   『正确答案』D
  (三)定距尺度
  定距尺度又称差距尺度,它是对个体特征的差距进行测量的测度计量尺度。这种测量得出的数值结果是相对于某一个标准水平的差距数值。
  例如,青海湖的海拔大约为3200米。
  例如,一天中各个不同时刻相对于0°C的气温,可以用温度计精确地测量得出。不过,这种测度计量尺度中并不存在绝对零点,
  其零点只是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水平,如气温0°C并不表示没有温度,只是计量温度的起始比较水平。
  用定距尺度测量得出的结果虽然为通常的数值,但各数值之间并不存在比例关系,如气温20°C并不代表比气温 10°C热一倍,但气温20°C与10°C之间的温差却和气温10°C与0°C之间的温差相等。
  (四)定比尺度
  定比尺度又称为比例尺度,它是对个体特征的绝对数量大小进行测量的测度计量尺度。例如,对于某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如电视机的产量,可以逐台地点数得出。在这种测度计量尺度中存在着数值绝对零点,如电视机的产量为0台,就是没有产出。
  特征:用这种具有绝对零点的测度计量尺度测量得出的数值除了具有差距尺度数值的全部特性以外,还具有数值之间存在比例关系的特性,如,产量500万台是产量10万台的50倍。这种具有绝对零点的测度计量尺度就称为比例尺度或定比尺度。
  
  上述四种测度计量尺度对个体特征的测量层次是依次递升的,其中定类尺度是最粗略的测度计量尺度,而定比尺度则是最精细的测度计量尺度。
  不同层次计量尺度的转化:
  对于不同层次的测度计量尺度的测量结果,如果要统一化为同一层次的测度计量尺度的测量结果,则只能将高层次的测度计量尺度的测量结果转化为低层次测度计量尺度的测量结果,而不可能将低层次测度计量尺度的测量结果转化为高层次测度计量尺度的测量结果。
  要取得总体的某个指标数值,就需要对总体中的个体的相应指标进行观测。显然,不论采用何种测度计量尺度进行测量,个体不同,其观测指标的数值也就可能不同,这表明个体的观测指标往往可以取多个不同的数值,因此可以将个体的观测指标看作一个变量,并可用变量X或y等来表示。要得到总体观测指标的确切数值,就必须了解总体中全部个体观测指标的取值。通常将所考察的个体观测指标全部取值的集合称为总体,并将其每个可能的取值称为个体。如果统计活动所要考察的个体指标只是一个,那么就称为单变量总体或一元总体;如果统计活动所要考察的个体指标有多个,那么就称为多变量总体或多元总体。对于单变量总体,可以用一个代表所要考察个体指标的变量x或y等来表示;而对于多变量总体,则可以用一个代表所要考察个体指标集的向量X或Y等来表示。
第三节 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设计 
  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识记)
  为什么要构建统计指标体系?因为一个统计指标一般只能反映研究对象一个方面的特征数量,而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的集合就可以全面地反映和描述所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的特征数量。
  而任何一个统计总体都有许多方面的特征,要完整地对总体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描述,就需要通过测度取得总体各个方面的特征,
  从而就必须对该总体中各个个体的相应方面的特征数量进行测度。这就需要设计和构造出反映总体及所含个体各个方面特征数量的一系列统计指标,用于对总体及其个体特征的观测分析。
  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反映总体及其所含个体的各个方面特征数量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称为统计指标体系。
  例如,对于人口总体,每一个人都有出生、死亡、迁移、教育、就业、婚姻、住房、生活情况等许多方面,所以要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人口状况,就需要设置反映该国家的人口总数、出生情况、死亡情况、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地域构成、文化程度构成、就业状况、婚姻状况、收入和消费支出等各个方面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统计指标,从而组成人口统计指标体系。
  二、统计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分类(识记)
  一个统计指标体系通常由许多个统计指标所构成。这些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用来描述总体的各个方面特征。从一个统计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指标的表现形式上看,一般分为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三大类。这里只介绍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平均数指标在第四章中介绍。
  (一)绝对数指标
  所谓绝对数指标,是反映统计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绝对数量的统计指标,通常又称总量指标。这类指标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描述研究对象的规模大小或者水平高低,如人口数、财政收入、货币供应量、社会商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利润总额、存款总额等。其数值的表现形式为绝对数,都有计量单位。
  绝对数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流量)和时点指标(存量)两类。时期指标是反映研究对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累计发生数值总量的指标,如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季工业增加值、月商品销售额、年新增人口数等都属于这类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研究对象在某个时点上所表现数值总量的指标,如年初(末)人口数、月初(末)库存数、季初(末)存款余额、年初(末)固定资产占用额等。


点击进入查看本科目历年真题及答案


课程导航
加入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考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