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讲义
课程名字:自考00079《保险学原理》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依据教材版本:
教材名称:保险学原理
教材主编:张栓林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版 次:2004年
课程目录:
前 言 2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3
第一节 风险概论 3
第二节 风险管理 7
第三节 保险概述 11
第四节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16
第二章 保险合同 18
第一节 保险合同概论 18
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原则和主要条款 23
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变更 27
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解释和争议处理 29
第三章 财产保险 31
第一节 财产保险概述 31
第二节 财产保险的原则 34
第三节 团体财产保险 36
第四节 家庭财产保险 38
第五节 工程保险 40
第四章 保险合同 41
第一节 机动车辆保险 41
第二节 海上保险 48
第三节 国内运输货物保险 54
第五章 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 60
第一节 责任保险 60
第二节 信用保险 65
第三节 保证保险 69
第六章 农业保险 72
第一节 农业保险概述 72
第二节 种植业保险 74
第三节 养殖业保险 76
第七章 人身保险 80
第一节 人身保险概述 80
第二节 人身保险的不同分类方式 86
第三节 人寿保险 87
第四节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94
第五节 健康保险 96
第八章 再保险 99
第一节 再保险概述 99
第二节 再保险的分类 102
第三节 再保险合同及其应用 107
第九章 保险营销 119
第一节 保险营销概述 119
第二节 营销环境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 122
第三节 保险营销策略 125
第四节 保险营销的执行与控制 128
第十章 保险监管 129
第一节 保险监管概述 129
第二节 保险人的监管 130
第三节 保险市场其他构成要素的监管 133
第四节 我国保险监管的发展 134
前 言
考试题型大致分为五种题型,其中单选30个,30分,多选5个,10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4个,24分,论述2个,16分。《保险学原理》的考试特征是,从理论理解上来讲,其中需要背诵记忆的很多,这是与课程的特点有直接关系的,保险学的每一个险种分的很细,每一个险种里承保的责任和除外的责任,保险费率的计算,理赔的程序,等等,每一个险种不同,内容也有差异。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
第一章介绍风险与保险,任何一个事物,如果没有风险,也就不存在保险。
第二章介绍保险合同,如果要上保险,首先签保险合同,本章介绍保险合同订立的原则,主要的条款和它的订立,变更的相关问题。这一章可以说是全书的一个核,有助于后面的学习。
第三、四、五、六、七是在第二章基础上的延伸,对保险中的每一个险种进行具体和详细的介绍。
第八章保险本身是投保人对危险的转移。
如果有一投保人,去保险公司投保一10亿元的标的,假设按1%的费率计算,需要交给保险公司1000万的保费。保险公司可能会分别找9家公司A、B、C、D、(此处插一省略号)每家公司分别交100万元,那么保的标的是1亿元。如果保险标的出现风险时,每家保险公司赔偿1亿,而最初接受保险的这家公司只需拿出1亿赔偿。那么,把这种行为叫做再保险,本书的第八章具体介绍了再保险业务。
第九章介绍保险营销
保险公司也是一个非银行的金融企业,要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要盈利的关键是有更高的收入,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投保人所交的保费,因此要扩大投保的业务量,增加保费收入的核心的手段,就是扩大它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市场的效率,增加其服务量,就涉及到保险的营销问题。
在保险过程中,保险业务会有大量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保险公司出现经营上的困难或其它的一些问题,加上保险业中,随着保险公司的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就有可能会出现不正当竞争,或其它相关法律或保险业务上的问题。此时就需要管理机构,在中国,保监会所做的工作就是对保险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这就是本书的第十章所要介绍的内容。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第一节 风险概论
一、风险的内涵
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的方方面面,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变异现象,由于自然界的不规则运动或外力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风险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诸如火灾、地震、飞机坠毁、人身意外伤害等。有些自然界中的灾害是不可必免的,但是有些灾害通过我们做一些预防可以尽量减少其损失。例如,美国911事件中,飞机撞向了世贸大楼,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的死亡,这个灾难是非常巨大的。
损失的不确定性是指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变动程度而言,变动程度越大,风险就越大;反之,风险就越小。风险具有发生的客观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
当我们谈论某种风险时,必须弄清楚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每次事故所导致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两个不同的概念。风险频率是指一定数量的标的,在确定的时间内发生事故的次数。而损失程度是指每发生一次事故导致标的的毁损状况,即毁损价值占被毁损标的的全部价值的百分比。
例如:101路电车在2005年10月份撞人的次数,就属于风险发生的频率。如果发生5次,但是每一次撞人所造成的损失程度是不确定的。
可见,风险频率和损失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关系是:或者事故发生的损失程度不大,而频率却很高;或者事故发生的频率虽然不高,而一旦发生,损失程度却很大。
就全社会来讲,损失的发生具有客观性,即某种损失是必然要发生的;但就社会个体来说,损失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具有偶然性。因此,风险就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体。
二、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因素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物质风险因素
物质风险因素又称实质风险因素,属于有形因素,是指能够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即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加损失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客观原因和条件。例如:汽车的刹车系统是引起汽车发生意外事故的物质因素;
(二)道德风险因素
道德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品德有关的无形的因素,是指由于个人的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或人身伤亡的原因或条件。如恐怖分子造成的"9.11"事件,保险诈骗行为等。
如:某驾驶员的汽车上了汽车保险。那么,驾驶员,理赔员和修理厂,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有一些其它业务上的联系,互相比较熟识。
(三)心理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的因素,是指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侥幸或存在依赖心理,致使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或损失程度扩大的因素。例如,外出忘了锁门,致使偷窃发生的可能性增加;酒后驾车等。
三、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使风险的可能成为现实,以致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比如:2004年2月1日,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者244人被挤压踩死,另有244人受伤,其中5名中国人罹难;无独有偶,4天以后,即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县密虹公园举办的第二届迎春展第六天晚7时许,因一观灯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踩死37人,踩伤24人的惨案。因此,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这是导致损失的直接原因,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引起损失。
就某一事件来说,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那么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成为风险因素。例如,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冰雹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故。如果冰雹直接击伤行人或农作物,那么它便成为风险事故。
四、损失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损失在保险行业又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后者又称为利润损失或后果损失。直接损失是指承保风险造成的财产本身的损失,如出租汽车损坏所需的修理费;间接损失是指由于直接损失而引起的损失,如出租汽车损坏后,在修理期间,因司机不能营业所导致的损失。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共同构成风险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可简单表述为: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则导致损失。
五、风险的特点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地震、台风、洪水、冰雹、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们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这是因为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都是由事物的内部因素决定的,是由超过人们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幅度,如疏通河道、加固提坝、以防洪水泛滥等,但不能彻底消除风险。
(二)风险存在的普遍性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又产生了新的风险,且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比如,美国的航天飞机爆炸,所带来的标的的损失,都是以亿美元为单位来计算的。总之,风险渗透到个人、企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处不存在。
(三)个别风险发生的偶然性
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就某一具体风险事故而言,它的发生是偶然的,是一种随机现象。风险也可认为是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事故的随机性主要表现为:风险事故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以及发生后果的不确定。
(四)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而大量风险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运用统计方法去处理大量相互独立的偶发风险事故,其结果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风险的规律性。根据以往大量的资料,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测算出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损失幅度,并可绘制出损失分布的模型,成为风险估测的基础。
例如:下期体彩中特等奖,所谓体育彩票是从1-36中选7个数,属于偶然事件,但是把所有的偶然事件集中以后,会发现7个数的和在120到160之间。所以,只要把所有的偶然事件集中起来,就可以找到规律性和必然性。
我们现在以人身险为例,把所有的投保者集中起来,除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属于物质风险因素,保险公司是不给予承保的。
(五)风险的可变性
在一定条件下,风险是可以转化的。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增强和风险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某些风险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其发生频率和损失幅度可以降低。当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的风险也在不断产生或增加。如"肺结核""肥胖病"等等。
六、危险单位
(一)危险单位的定义
在财产保险中,危险单位是指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它是保险公司确定其能够承担的最高保险责任的计算基础。
(二)危险单位的划分
1.地段危险单位。地段危险单位是指由于保险标的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相毗连,具有不可分割性,所以,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受损失的机会是相同的。例如,某居民楼紧挨着一家爆竹工厂,处于同一个危险单位范围内,那么该居民楼的火险费率将同爆竹工厂的火险费率一样。
2.以一个投保单位为一个危险单位。为了简化手续,对于一个投保单位,不需要勘察、制图和划分若干危险单位,只要投保单位将其全部财产按账面价值足额投保,该投保单位即作为一个危险单位,按其占用性质和建筑等级来确定费率。
3.以一个标的为一个危险单位。与其他标的无毗连关系、风险集中于一体的保险标的,可作为一个危险单位。
七、风险的分类
由于分类基础的不同,风险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
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风险可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1.财产风险。财产风险是指导致财产发生毁损、灭火和贬值的风险。如房屋有遭受火灾、地震等损失的风险;飞机有坠毁的风险;财产价值因经济因素有贬值的风险。
2.人身风险。人身风险是指人们因生、老、病、死而导致的经济风险。生、老、病、死虽然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但在何时发生并不确定,一旦发生,将给其本人或家属造成精神痛苦和经济拮据。尤其是经济主要来源人的死亡将导致其生活依赖人的生活困难。
3.责任风险。责任风险是指由于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肇事人在法律上负有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责任风险又可分为过失责任风险和无过失责任风险。过失责任风险是指团体或个人因疏忽、过失而产生的侵权行为,致使他人财产受损或人身受到伤害,而在法律上负有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无过失责任风险也叫绝对责任风险。例如根据合同、法律规定,雇主对其雇员在从事工作范围内的活动中,遭受身体伤害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4.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使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二)按风险损失发生的原因分类
按风险损失发生的原因分类,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等。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火山、地震、风暴、洪水、冰雹、火灾等自然现象和意外事故所致财产毁损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2.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过失、疏忽、侥幸、恶意等不当行为所致损害的风险。如偷窃、抢劫等造成损害的风险。
3.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治原因,如政局的变化、政权的更替、政府法令和决定的颁布实施,以及种族和宗教冲突、叛乱、战争等引起社会动荡而造成损害的风险,如2004年3月11日上午8时左右,西班牙首都马德里3个火车站及其附近地区发生连环爆炸事件,造成200多人死亡,近1500人受伤。
4.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在产销过程中,由于有关因素的变动或估计错误而导致经营失败的风险。如市场预期失误、经营管理不善、消费需求变化、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所致经济损失的风险等。
5.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的风险。如江、河、湖、海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风险。
(三)按风险的性质分类
按风险的性质分类,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1.纯粹风险。纯粹风险是指造成损害可能性的风险,其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即损失和无损失。如火灾、水灾、风灾、雹灾、雪灾、车祸都属纯粹风险。
2.投机风险。投机风险是指可能产生收益和造成损害的风险,其导致的结果有三种,即损失、无损失和获利。如赌博、股票买卖、市价波动都属投机风险。
(四)按风险涉及的范围分类
按风险涉及的范围分类,风险可分为特定风险和基本风险。
1.特定风险。特定风险是指与特定的人有因果关系的风险,即由特定的人所引起,而且损失仅涉及个人的风险。如某登山运动员攀登喜马拉雅山主峰时突遇雪崩而罹难等;航天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遇难。
2.基本风险。基本风险是指损害波及社会的风险。它的起因及影响都不与特定的人有关,至少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例如,偷窃、抢劫、罢工、暴动、民变等与社会或政治有关的风险、山崩、地陷等与自然灾害有关的风险都属于基本风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特定风险和基本风险的界定有时也并非一成不变。也就是说,特定风险和基本风险的定义由原来的静态概念转变为动态概念,对某些风险来说,会因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
第二节 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损失,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或行为。
如:张三骑自行车上班
第一个风险:自行车失窃。
第二个风险:自行车撞人。
第三个风险:摔伤。
二、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1931年由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最先倡导风险管理。1932年美国纽约几家大公司组建了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
当然,风险管理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首先,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得风险损害的范围日益扩大。如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遭受了灾难性破坏。此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比如核辐射、核污染、航天飞机失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倾覆、油轮漏油污染海洋,等等。
其次,由利润最大化带来的冲动。一个企业是否能取得预期利润,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直接动机在于获得最大利润。然而,无论是高风险行业还是高技术行业,都面临着失败的可能。例如,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开发都可能产生巨额收益,但也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迫使人们在做出决策前,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克服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
最后,社会福利意识的增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采取了种种措施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然而,由于风险的存在会造成人们的忧虑与恐惧,风险损害也会对生产造成破坏或对生存构成威胁,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因此,为了提高经济福利水平,人们不得不采取种种措施,以预防和消除风险造成的损害,其结果促使人们的安全管理意识也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风险管理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险型风险管理,其经营范围仅限于纯粹风险;另一种是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其经营范围不但包括静态风险,也包括动态风险。德国的风险管理一直属于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美国及英、法等国的风险管理也均由保险型风险管理逐渐向经营型风险管理方向发展。
三、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管理程序可分为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管理措施和风险管理决策等环节。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初级阶段,它是指对单位面临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存在于单位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现实的、潜在的、内部的、外部的无所不有。风险识别是指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
风险识别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财务报表分析法。任何单位的财务状况都是识别自身存在的各种潜在的风险的重要环节。财务报表分析法是按照单位的资产负债表、财产目录、损益计算书等资料,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分布进行风险分析,以便从财务的角度发现其面临的潜在的风险和财务损失。
2.风险列举法。这种方法是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按生产环节的先后顺序进行风险排列。
3.生产流程图法。这种方法是在风险列举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明扼要,可以揭示生产流程中的薄弱环节。
比如,以企业的生产过程为例,首先购买原材料,然后雇佣工人,工人开始生产进入产品的加工阶段,再进入产品的销售阶段。如果购买到假冒伪劣的次品,后面的产品销售就会受到影响。也可能买的料是正品,但是雇佣的工人没有技术,也就是说,工人是不合格的工人。
4.现场检查法.通过现场考察企业的设备,财产以及生产流程,风险管理部门可以发现许多潜在的风险,并能及时地对风险进行处理.可见现场调查法对风险识别的重要性.
(二)风险估测
风险估测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概率统计理论,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幅度.
(三)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管理者通过对各种风险和潜在损失的全面、科学的识别,并对损失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加以估计和预测后,管理人就要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风险损失.风险管理措施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避免风险.避免风险是指企业考虑到风险损失的存在或有可能发生,主动放弃和拒绝实施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案.如某厂主车间出现裂缝,发现地基有流沙存在.不得不停产搬迁,以防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避免风险是处理风险最彻底的手段.但采用该方法往往会使企业放弃某些经营活动,从而失去与此类活动相伴随的收益.对企业而言,避免风险的方法之一是改变生产活动的性质,改变工作地点和工作方法等.
2.损失控制.损失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实施对风险的预防和抑制,以期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减轻其强度.风险的预防是指风险管理人采取措施消除损失发生的原因,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从而降低风险频率.例如,企业为保证原材料的正常供应,可以与众多的原材料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为防止火灾的发生,严禁职工在车间内或厂区吸烟等等.风险的抑制则强调对风险发生引起后果的处理,风险管理人员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减轻风险强度.风险抑制的方法一般包括减少损失和救助处理.减少损失一般在风险发生过程中使用,救助处理则是指风险发生后对损余物品进行处理,恢复其用途.例如,对沉没的船只进行打捞、修理、恢复其经济用途.另外,对职工的品德教育和专业培训也是损失控制的重要内容.因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许多风险事件的产生都与人们的行为有直接关系.
3.风险中和.这是指风险管理人采取措施将企业损失机会与获利机会进行平分.如物价急剧涨落时,为应付价格变动的风险,可以在签订买卖合同的同时进行现货和期货买卖或留有适当的库存比例.
例如,假设食用盐现阶段是2元钱一袋,预计未来将会涨到10元钱一袋.那么,对于所有要用盐的人来说,都有涨价的风险,也就是说,要多支出来购买盐.
4.风险自留.风险自留亦称自担风险,是一种由企业或单位自行承担财务损失后果的方式.自留风险有被动自留与主动自留之分.被动自留风险是指风险管理人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或者虽然意识到,但由于疏忽未加处理,或该风险除自留外别无选择.如果风险管理人知道某种风险存在,但出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可能引起的损失不大,企业有能力自行承担,或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自留该风险可以降低风险处理成本而对这项风险实施自留,则称为主动自留.
风险管理人采用自留风险的办法对风险进行财务上的处理,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1)导致小额损失的风险自留.对于经常发生、且损失不大的风险予以自留,风险管理人一般将其作为经常性费用纳入经营成本,待损失发生后从企业获得的收益中进行补偿.
(2)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对于一些强度大、频率高的风险,需要在企业内部设立意外损失基金.某些大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由于资产数额巨大,且地域分布较广,统计资料齐全,往往更有条件采用这种方法.
比如:商业银行发出的每一笔贷款都有收不回来的可能,当其收不回来时就形成了呆账。比如一家银行发出1000万贷款,是通过负债业务形成的,也就是说借入款,那么这家银行要用自己的钱去冲呆账,呆账如果出现的多,对银行来说就会造成资金的占用和资金周转的困难。银行的原则是它发出每一批贷款时,都要想到有收不回来的可能性,因此银行专门建立了呆账准备金制度。每当发出一笔贷款,当其收回的时候,会从收回的贷款里提1%作为普通呆账准备金。
(3)建立专业自保公司。企业由建立内部意外损失基金到建立专业自保公司,是风险管理的又一发展。专业自保公司是指由大型企业自己成立的保险公司,因此又称企业自保公司,简称自保公司。建立专业自保公司可以节省开支;又可使专业自保公司运用保费收入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收益都归企业支配使用。另外,由于损失发生后的补偿基金来源于本公司或其子公司,为减少损失赔付额,自保公司将会加强对被保险企业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例如:以中国为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之中,形成了许多大型的企业集团,大型的企业集团下面有很多分厂,都是以独立核算的方式存在的。这些分厂或分公司每年都要给自己的企业上各种各样的财产保险。保险标的是5000万,财产险按0.5%的费率计算,那么一年要交的保费是25万。
5.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移给另外一些单位或个人去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风险转移可分为直接风险转移和间接风险转移。
(1)直接风险转移。直接风险转移是指风险管理人将可能遭受损失的财产或可能产生风险的活动直接转移给他人。例如,危房出售、积压产品甩卖等等。
(2)间接风险转移。间接风险转移是指风险管理人将风险发生引起损失的财务后果转嫁给他人。其转移方法一般可有以下两种:
一是保险转移风险。保险是单位或个人通过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支付规定的保险费,将其面临的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等转嫁给保险公司,一旦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将由保险公司给予补偿的一种风险管理技术。
比如,张三每年向保险公司交付2000元的保费,张三生病住院花费6万元,6万元对于张三来说是一笔较大的负担,如果上了保险之后,60000元有可能由保险公司承担。就属于保险转移风险。
二是非保险转移风险。所谓非保险转移风险是指单位或个人不是通过购买保险的方法转移风险,而是通过其他经济合同,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转移给另外一些单位或个人去承担。
(四)风险管理决策
风险管理人员在对企业的所有潜在风险作了全面、细致的识别、分析、估测,并阐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生产环境和各种风险处理工具之后,就要实施风险管理最后一步的核心内容,即对风险处理做出最终的决策,实现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得最高、最全面保障安全的风险管理总目标。
四、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宏观方面
1.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风险管理的全面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低风险损失或为风险损失提供经济补偿,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加合理地流向所需部门。从整个社会而言,有利于资源分配的最佳组合。
2.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风险管理有助于消除风险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的灾害损失及其他连锁反应,从而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3.有助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通过风险管理的损失控制及损失后经济补偿的及时提供,有助于提高和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的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微观方面
风险管理对单个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助于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盈利是所有企业的主要目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盈利主要来自两个途径,即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风险管理的各种措施有助于把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在灾害损失发生后及时地提供各种必要的资金补偿。
2.可以减少决策的风险性。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处置包括动态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减少和消除生产风险、经营风险等。
3.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风险管理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风险管理效果为宗旨,它将处理各种静态风险的费用合理地分摊到产品、劳务和其他有关活动中。同时,风险管理可以促使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提高经营和管理效率,从而减少各种费用开支,间接提高经营效益。
4.可以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效率。风险管理措施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为广大职工提供各种安全措施,有助于消除企业和职工的后顾之忧,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工作,提高效率。
五、风险、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一)无风险无保险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随时随地都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安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风险的发生直接影响社会生产过程的持续进行和家庭、个人的正常生活,因此,人们产生了对损失进行补偿的需要。
(二)保险不保全部风险
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风险虽然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但是,由于保险是一种无形贸易,属于商业性质经营,所以保险公司并非承保所有风险。
(三)风险的增加是保险发展的条件
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也给社会、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更多新的风险。如核辐射、环境污染等。风险的增多对保险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保险公司不断设计新险种,开发新产品,进而繁荣保险业。
(四)保险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如前所述,人们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某些风险可以通过控制的方法适当减少或避免,但风险不可能全部消除。面对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单靠自身力量解决,就需要提留与自身财产价值等量的后备基金,这样既造成资金的浪费,又难以解决巨灾损失的补偿问题。于是,转移风险就成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作为风险转移的方法之一,就是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人们通过保险,把不能自行承担的风险转嫁给保险人,以小额的保险费支出换取对巨额风险的经济保障,这种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厂矿、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认可。
(五)风险管理水平制约保险的经营效益
保险的经营效益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风险管理技术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对风险识别是否全面,对风险损失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幅度估测是否准确等,都制约着保险的经营结果,而良好的保险经营效益,对保险的买方卖方都有好处。
点击进入查看本科目历年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