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oti - 为您精心整理的免费考资集中营!

爱考题软件下载学习站

自考00102世界市场行情》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完整版:进入查看
课程详情
所有年份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M02SjWicY6IR6ID6JaksQ

 

课程名字:自考00102《世界市场行情》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依据教材版本:
教材名称:世界市场行情
教材主编:杨逢华 林桂军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06年
课程目录:
前 言 1
总 论 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变化 5
第三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 11
第四章 西方商业循环理论评介 16
第五章 行情研究的指标体系 26
第六章 总体经济指标与行情研究 28
第七章 其他经济指标与行情研究 33
第八章 国际商品市场行情研究 45
第九章 国际商品市场供求分析 51
第十章 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研究 56
第十一章 行情预测概论(新增加内容) 65
第十二章 定性预测方法 70
第十三章 定量预测方法 72

 

前 言
  《世界市场行情》是国际贸易专业(独立本科段)的自考课程。主考院校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编杨逢华、林桂军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著名教授。
  该门课的特点:理论多、概念多、有数理内容、难度较大但思路清晰
  因此,学习方法:1、学会读懂每一个知识点,全面复习 2、及时梳理各章的脉络
  2005、2006年陆续推出新版本教材,请广大同学在复习备考时注意教材的改版,尽量采用最新版本。
  新旧教材比较:
  结构上没有大的改动,框架做了调整,主要内容未变,但有内容增删,而且资料数据大量更新。
  本书内容:分四大部分
  一、基本理论部分:1-4章,总论,马克思、西方的理论,战后经济周期(增加重要内容)
  二、(经济)行情研究部分:5-7章,宏观角度,指标体系,总体指标,其他指标(降低难度)
  三、商品市场行情研究部分:8-10章,微观角度,研究方法,供求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很多)
  四、行情预测部分:11-13章,增加预测概论部分,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回归、时间序列)(数学部分)
总 论
  本书的综述,总纲。
  一、行情的概念
  1、什么叫行情?"随行就市"
  马克思的定义:(具体历史条件下,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即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具体形态。既包括生产领域,也包括流通、分配、消费领域的具体形态。
  马克思的定义是科学的。为什么?
  1)不仅明确了行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
  2)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竞争与无政府状态)
  3)还明确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具体波动
  4)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具体表现
  马、恩把行情看作两个表现:
  1)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表现
  2)资本主义再生产内在规律的外在表现 行情的一般含义:相互联系的信息、形势、情况、条件的总和;经济动态的含义
  英文文献的对应概念:business cycles, economic fluctuations, economic oscillations, economic conditions, business conditions
  2、行情与价格动态的关系:
  价格动态:行情变化的最明显的反映,经济贸易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只是行情研究的内容之一,是狭义的行情,决不止于此。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1.行情变化最明显的反映是( )
  A.经济危机
  B.商品市场价格动态
  C.商业循环变化
  D.经济波动状况
  
  答案:B
  3. 价格变动的原因:
  比如粮食价格的变动:可能是供给方面;可能是需求方面;可能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再如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动:2005年一再走高(有人称为第四次世界石油危机),中国是净进口国。当然应该关注,但是不能仅仅关注价格变动,要看原因是什么?
  生产方面:OPEC限产
  需求方面:战略石油储备,经济增长
  主要产油区动荡:中东
  2005美国飓风袭击南部地区:影响许多炼油厂。石油-成品油
  一般来讲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供给(生产)、需求(消费)、市场结构(竞争、垄断、寡头)、流通领域(现货、期货、期权)。
  4、行情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理论(基本矛盾、内在矛盾、经济危机、经济周期)
  为什么不用西方的行情理论?与马克思理论的本质区别,总是回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只研究表面现象,看不到本质,可能也不想看到本质。
  二、行情研究的范围
  广泛,按性质来分:
  1、经济行情研究:宏观角度,整体经济活动,区别于个别部门,
  3个层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区域(EU、NAFATA、APEC、ASEAN不全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
  2、商品市场行情研究:微观角度,定义,大类可以再细分:粮食,纺织品(ATC)根据研究需要
两者关系:
  1)性质、内容有明显区别:如上所述
  2)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研究商品行情→必须研究宏观经济行情,在很大程度上经济行情制约影响着商品行情。如经济萧条时,市场条件恶化。
  研究经济行情→必须研究重要商品的行情。如石油价格。
  重点:西方发达国家及其市场。
  原因:
  (一)经济行情的研究
  (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二、21.行情研究按其性质可分为( )
  A.经济行情研究
  B.行情分析
  C.商品市场行情研究
  D.行情预测
  E.行情周期研究
  
  答案:AC
  三、行情研究的任务
  按主要内容和程序,行情研究可分为:
  1、行情分析:3点
  2、行情预测:5点
  两者关系:
  都是行情研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必要前提:正确行情分析→准确行情预测
  2)目标结论:行情预测→行情分析
  3)不能止于分析。不预测就没实际意义。
  4)不重视分析的预测不是科学的预测,是主观臆断,缺乏根据,无稽之谈,误导。
  因此,行情分析是前提,行情预测是主要任务。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行情分析
  34.商品市场行情研究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行情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行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
  A.行情理论的研究
  B.行情预测
  C.制定商品价格
  D.决定投资方向
  
  答案:B
  四、行情波动的特征
  波动:象波浪一样变动,有时规则,有时不那么规则。
  现象比本质复杂。行情比再生产本质规律复杂。比方。
  行情波动的3个特征--一道很好的多项选择题。
  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
  市场行情的不稳定性。根源(2006.01):基本矛盾。为什么基本矛盾是其根源?3点:
  1)社会生产能力无限扩大
  2)社会消费能力经常受限
  3)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规律 综合作用→市场行情的不稳定性
  结论:资本主义不可能持续、稳定和均衡地发展,只能时好时坏、时盛时衰、时升时降。
  总体经济情况如此,不同领域、个别部门也是这样。
  更新数据:美国2005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动。年度、季度、月度。
  其他国家,其他指标。如就业、失业、国民收入、投资、内贸、外贸、物价水平
  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
  行情波动的时间不一致、程度有差别。为什么会这样?
  1)国家之间不平衡:1980年,美国、英国下降,德国、法国停滞,意大利、日本上升。1981年,美国回升,法国、德国、意大利却在下降。1979-1982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日本一直在上升。
  2)不同商品、不同部门之间不平衡。耐用品、非耐用品。
  3、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各领域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产发展,流通不畅或消费不足;生产缩减,失业、收入、购买力、贸易、金融,反过来加速生产缩减,贸易恶化,出口恶化,进口减少。
  2)各种商品市场行情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举例。
  3)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经济衰退的传递。
  4、认识行情变化特征的意义
  是把握行情变化方向,掌握行情变化规律的必要前提。只有正确的分析市场行情,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马克思的理论,特别是危机和周期理论的指导意义。不能教条,要具体历史、辨证地运用。正确认识规律,理解变化特点,估计未来趋势。
  五、行情研究的作用
  行情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服务,是做好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重要前提。
  1)主要经济贸易伙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逻辑链条。
  2)生产、消费难以观察,流通环节能较快观察到。
  3)提高经营效益,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动态提供依据
  必须做到主观意图和客观情况相结合,必须知己知彼。否则,就会陷入盲目和被动的局面。
  实际上,行情预测更重要。因为:制定战略决策、计划、政策措施,必须以行情预测为依据。行情预测是前提和基础。
  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有利时机、不利时机。利用有利因素和有利时机,避免不利因素和不利时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变化
  前面讲的是入门,现在要打好理论基础。两大脉络的交替。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依然如故。不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生产力如何发达,资本形式如何变化,总是波浪式发展,反复出现危机。1825英国。2000美国。概莫能外。而且有周期性
  马克思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阐明了经济周期本质,是行情研究的理论基础。忽视它,就会被迷惑,可能会知其表不知其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茫茫然不知其然。
  第一节 马克思周期理论与经济行情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衍生于危机理论,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
  三个理论组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周期性、周期的阶段性。
  一、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什么叫经济危机?经济周期?周期长度?
  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危机,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形成一个周期,其间隔时间叫做周期长度。
  为什么发生经济危机?马克思深入到经济制度内部,从制度着手。下面有一个逻辑链条。
  1、资本主义经济有3个层次规定性:(选择题)
  1)发达的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
  2)社会化大生产,现代经济物质载体
  3)私有制为基础,造成事实上不平等
  三者结合,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生产方式内在的一个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
  3、基本矛盾体现了:物质生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又分解为4个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利润最大化规律、无产阶级贫困化规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
  四大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持久地稳定发展,只能间歇式发展,而且每隔一定时期就爆发一次生产过剩危机
  4、基本矛盾的2个具体表现:
  1)生产能力无限扩大与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2)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分析,前者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后者反映资本主义占有关系规律,最终导致资本比例在两大部类之间失调,从而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5、恩格斯又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具体表现概括为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分别由不同规律支配,市场扩张赶不上生产扩张。
  1825-2001的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了马克思理论。西方周期理论有几十种。1982年兴起的RBC。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100多年前就科学论证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经济发展历史证明理论正确。而且理论本身在不断发展。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有很大不同
  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
  1)对生产力的破坏,生产下降,商品滞销,工厂倒闭,失业增加
  2)通过破坏,暂时强制性解决了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使生产适应需求,借助这种破坏调整资本比例,为生产强行开辟道路
  马克思认为,危机本身就产生了走出危机的力量。经济危机成为一种纠正经济失衡的机制。危机过后,伴随产业结构调整。一般,危机越深,调整幅度越大。
  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不仅必然要爆发,而且周期性地爆发。
  动态理解周期性内涵:
  1) 重复出现
  2) 重复出现的间隔时间相对固定: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周期长度为10、11年
  为何经济危机反复出现?
  危机只是暂时地、局部地解决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缓解矛盾但不能消除矛盾。随着生产发展,矛盾又逐步激化,危机再次爆发,而不管生产力绝对水平和市场绝对规模如何。
  危机本身就产生了走出危机的力量。这种力量如何形成的呢?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与固定资本的物质更新有关。
  固定资本的物质更新运动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物质更新既使经济摆脱危机,又为再度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为什么?
  1) 固定资本物质更新的必要性
  2) 固定资本物质更新的可能性
  3) 必要性和可能性使资本更新成为现实。
  马克思指出,虽然更新时期极不相同,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的意义:1)引起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需求的增加2)生产能力的扩大。3)也意味着资本比例新失调的开始,为再度危机准备物质条件。
  既能使经济摆脱危机,又将经济再次推入危机,因而是危机的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周期的长度由固定资本的平均使用寿命(更新期限)决定。两点理解:
  1)只是平均意义上的,相对固定,实际周期长度各有差别。年数不同,进入危机的月份也不尽相同。2)并不以物质形态的更新为标准,并非是到固定资本无法再使用时才寿命完结,而是以价值形态的更新为标准。由精神磨损所决定,资本折旧的完成过早更新必然加大成本,降低利润;推迟更新也效率下降,利润降低
具有决定意义的部门固定资本的更新期限相对固定
  但周期有逐渐缩短的趋势。科技的发展,精神磨损加快,固定资本平均寿命缩短。对于这点马克思预见到了。具体间隔时间差别很大,因为反周期政策措施造成。
  四种周期:
  1) 长周期,康德拉季也夫周期,平均时间AVE50-60年,长期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2) 中长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平均时间17-20年,又称建筑周期,与建筑业兴衰密切相关
  3) 主周期,法国朱古拉发现,平均时间10年,又称固定资本投资周期
  4) 短周期,美国基钦发现,平均时间40个月,库存调整引起,又称库存周期
  经济危机周期是4种周期自然叠加的结果
  意义:掌握危机周期性,为掌握资本主义再生产前景提供预见性,有助于行情预测。
  三、周期的阶段性
  马克思、恩格斯实际将周期分成4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100多年后仍基本适用。
  但由于经济现象非常复杂,4个阶段并非截然分明,各阶段交替并非清晰可见,某一阶段可能不太明显甚至不出现。现代经济中这种现象更突出。
  两点理解:
  1)顺序不能颠倒:危机-危机
  2)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差别。如复苏、高涨。预测转折点
  特点:问答题(很难),选择题。
  3)危机:急剧恶化的态势
  4)萧条:不再恶化,而是停滞不振
  5)复苏:表现为活跃态势
  6)高涨:繁荣景象
  以上是典型的古典周期各阶段特征,现代经济已经发生变化
  四、经济行情的变化与周期变化的关系
  危机必然性、周期性、周期的阶段性完整地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具有普遍意义。
  经济行情的变化与周期变化是现实与规律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1.两者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周期变化制约着行情变化。
  1)行情的趋势和主流与周期运动一致。各国经济的景气和不景气是行情变化的根本因素,研究行情时应首先考虑。
  2)周期的阶段性决定了行情的阶段性。
  掌握制约关系的意义:对观察世界市场行情变化并估计发展前景,制定外贸政策和具体策略措施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2.行情变化比周期变化更错综复杂:行情作为一个具体的现象,远比周期复杂得多、丰富得多。1)行情发展极不规则;周期只是平均意义上的,时间、长度、阶段更替又有具体因素;2)还受非周期因素影响,有时占主导


点击进入查看本科目历年真题及答案


课程导航
加入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考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