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字:自考00160《审计学》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依据教材版本:
教材名称:审计学
教材主编:丁瑞玲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版 次:2009年版
课程目录:
前 言 5
第一章 审计概论 6
本章考核要求: 6
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6
一、审计的定义 6
二、审计的特征 7
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7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7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8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 8
第三节 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 9
一、审计的分类 9
二、审计的方法 11
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13
一、审计的职能 13
二、审计的作用 13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13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基本原则 13
一、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13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4
第二节 独立性 15
一、 独立性的含义 15
二、威胁独立性的情形 16
三、独立性的防范措施框架。 17
四、业务期间的独立性问题。 17
五、特定情况下对独立性原则的运用 17
第三节 专业胜任能力与保密 19
一、专业胜任能力 19
二、保密 20
第四节 收费、佣金及业务招揽 20
一、收费 20
二、佣金 21
三、业务招揽 21
第五节 其他职业道德 22
一、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 22
二、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22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23
第一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23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目标和作用 23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演进 24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 24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24
一、鉴证业务 24
第三节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26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和要素 26
二、对的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7
三、职业道德规范 27
四、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27
五、人力资源 28
六、业务执行 28
七、业务工作底稿 28
八、监控 29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9
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概述 29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30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范 30
第四章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 30
本章考核要求: 30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 30
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30
二、审计具体目标 31
第二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 34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 34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34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 35
一、对审计重要性的理解 35
二、计划阶段确定重要性水平 35
三、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36
四、评价错报的影响 37
第四节 计划审计工作 38
一、计划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 38
二、初步业务活动 38
三、总体审计策略 39
四、具体审计计划 39
五、其他相关要求 40
本章小结: 41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41
第一节 审计证据 41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 41
二、认定与审计证据 42
三、审计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特征 42
四、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43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45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目的 45
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使用的文字和控制程序 45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与基本内容 45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 46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47
第六章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48
第一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48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及风险评估程序 48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49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49
第二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50
一、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50
二、特别风险 51
三、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52
四、沟通 52
第三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52
一、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52
二、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53
三、控制测试 54
四、实质性程序 57
五、审计证据的评价与记录 58
第七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59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59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59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60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61
一、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61
二、收款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62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账户的审计 63
一、营业收入的审计 63
二、应收账款的审计 65
三、坏账准备的审计 66
第四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66
一、应收票据的审计 66
二、预收款项的审计 67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审计 67
四、销售费用的审计 67
第八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67
本章考核要求: 67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67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67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凭证及会计记录 68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69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的内部控制 69
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69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主要账户的审计 70
一、应付账款的审计 70
二、固定资产的审计 72
三、累计折旧的审计 73
第四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73
第九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73
本章考核要求: 73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性 73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73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74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74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 74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74
第三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主要账户的审计 76
一、存货审计 76
二、营业成本的审计 79
第四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80
第十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80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 80
第三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主要账户的审计 82
第四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82
第十一章 货币资金审计 83
本章考核要求: 83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略) 84
第二节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 84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84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测试 84
第三节 库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85
一、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85
二、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87
三、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88
第十二章 审计报告 88
本章考核要求: 88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 88
一、审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 88
二、审计意见的形成 89
三、审计报告的类型 90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90
一、标题 90
二、收件人 90
三、引言段 90
四、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91
五、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 91
六、审计意见段 91
七、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91
八、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92
九、报告日期 92
第三节 标准审计报告 92
一、出具标准审计报告的条件 92
二、标准审计报告的格式 93
第四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 93
一、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93
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93
前 言
审计学这门课程从考试要求来讲对目前考生来讲难度会大一些。从历年考试结果来看,也是这样一种情况。
一、审计教材变化
修订前后的教材,从对注册会计师人员的要求来看,突出了一条'要求从业人员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
从章节来看,新教材修订以后章节缩短了,由原来的十四章缩减到了十二章。
从内容来讲也缩减了,旧教材在最后几章内容之中还谈到了内部审计、政府审计这些问题,新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注册会计师审计。
二、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
审计学和会计学从专业划分来讲是两个平齐的专业,那为什么要把审计学放到会计专业的课程中去?
因为审计工作基本核心环节是要查阅相关的会计资料,那在查账的过程中如果对会计的核算不清楚,就没有办法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正确与否做出正确判断,因此做审计工作的人必须要对会计业务操作熟悉。
在进入审计学学习之前,考生如果有时间要对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些内容要复习。
三、审计学所涉及的相关内容:
第一章:审计概论,讲解了审计是如何产生的?发展历程如何?有什么的特点?有什么样的业务要求?
第二章、第三章:讲解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第四章:介绍审计目标、计划审计工作;
第五章:介绍了审计证据、审证工作底稿;
第六章:讲解了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第七章到第十一章这五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实务操作内容。
对后五章的学习实际上就是要求大家熟练运用我们第四、五、六章所学习的东西。
第一章 审计概论
本章考核要求:
1.明确和理解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2.记忆各种执行主体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领会审计的分类和主要审计方法;
4.记忆审计的职能和主要作用。
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的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五)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六)审计的本质
审计的本质为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有了独立性,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为了充分体现审计的本质属性,在审计机构设置和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独立性原则。
二、审计的特征
(一)独立性
表现为三方面:
1.机构独立。
2.业务工作独立。
3.经济独立。
(二)权威性
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 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周就有了审计萌芽的思想,形成"上计"制度。
2.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是我国审计定名之始。
3.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审计法》。
4.1983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二) 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建立了适应各自国情的国家审计机构,其隶属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 隶属于议会;
第二, 隶属于政府;
第三, 隶属于财政部。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内部审计的雏形,当时设置"司会"一职。
(二)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来看,国际上常采用的模式有:
一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
二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下面的监事会或相关类似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三是内部审计隶属于总经理,接受总经理的领导。
四是内部审计隶属于财会部门。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社会审计、民家审计。
1918年,谢霖领取了第一号会计师证书,成立我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1980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开始恢复。
1993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确定了法律地位。
1995年2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
1997年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2006年注册会计师协会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二)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发展过程为:
1.详细审计阶段。
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执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由于详细审计产生于英国,又称为英国式审计。
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法律确认;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审计的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即对有关的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周密详尽地逐笔审查与稽核。
2.资产负债审计阶段
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是:审计对象从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法;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库检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计。由于资产负债表审计是美国首先执行的,所以又称为美国式审计。
3.会计报表审计阶段
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是:审计对象转为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中心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确定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查错防弊为次要目的。
4.现代审计阶段
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是:审计组织机构不断地发展壮大,开始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审计技术不断完善,抽样审计方法得到普遍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得到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审计中已被广泛采用。
(三) 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
三方面的启示:
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
点击进入查看本科目历年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