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所谓职业,是指()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的专门工作或角色。
2.>心理测验是使用系列()测量量表来测量一个人的潜能和()的特点。
3.>面试是()在特定的情景下,通过当面交谈来对()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和技巧。
4.>信息分析主要指信息的信度分析、()和()。
5.>()是表明人们具备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也可以说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一张“通行证”。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劳动的是()
A.>打扫卫生
B.>科学研究
C.>睡觉
D.>盖房子
2.>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3.>下列不属于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的是()
A.>获得人事决策信息
B.>为职员提供反馈信息
C.>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D.>调查组织成员个人隐私
4.>劳动力流动有多种类型,其中,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进行流动是()
A.>岗位间流动
B.>企业间流动
C.>地区间流动
D.>城乡流动
5.>()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A.>劳动产量
B.>劳动边际产量
C.>产量
D.>边际产量
6.>()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技术性劳动
D.>非技术性劳动
7.>下列不属于劳动力市场配置模式的是()
A.>“行政配置”型模式
B.>“市场配置”型模式
C.>“社会配置”型模式
D.>“混合配置”型模式
8.>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坚持以()为主。()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风险分配
D.>按需分配
9.>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均参与分配,其分配收益率由()来决定。()
A.>政府
B.>社会
C.>企业主
D.>市场
10.>工资水平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及地域内职工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A.>工资水平=
B.>工资水平=
C.>工资水平=
D.>工资水平=
11.>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集中在他1936>年出版的()里。()
A.>《蜜蜂的寓言》
B.>《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C.>《新制度经济学》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2.>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或自荐就业,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字样。()
A.>结业生
B.>毕业生
C.>自筹经费生
D.>定向生
13.>所谓(),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劳动人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市场做过努力,仍然得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
A.>待业
B.>下岗
C.>失业
D.>再就业
14.>正确的失业率计算公式是()
A.>失业率=*100%
B.>失业率=*100%
C.>失业率=*100%
D.>失业率=*100%
15.3-4%>以内的失业率,根据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的相对标准,属于()
A.>劳动力供给宽松型
B.>劳动力供给紧张型
C.>失业问题严重型
D.>劳动力供给均衡型
16.>(),一般指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人。()
A.>蓝领
B.>灰领
C.>白领
D.>金领
17.>()是人们从其职业地位上所获得的评价和社会承认。()
A.>职业种类
B.>职业声望
C.>职业生涯
D.>职业道德
18.>不同职业、职位给就业者带来的财富、权力和声望不同,由此,决定他们社会地位的上下差别,这体现了职业的()
A.>社会协作功能
B.>社会变迁功能
C.>社会分层功能
D.>社会控制功能
19.>(),又称需求不足性失业,是指在国民经济衰退期由于总需求乏力、难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所引起的间歇性失业。()
A.>摩擦性失业
B.>下岗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20.>一般认为,基尼系数的合理界限在()之间。()
A.0.2>——0.4
B.0.2>——0.5
C.0.3>——0.4
D.0.3>——0.5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劳动是人的客观物质活动
B.>劳动是人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
C.>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
D.>劳动是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活动
E.>人的劳动具有双重效果,劳动不仅改变了劳动对象,同时在劳动中也改变了人本身及人类的社会状况
2.>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人口质量,实际上是全体劳动力人口的平均质量。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劳动者的身心素质
B.>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水平
C.>劳动者的智力结构状况
D.>劳动者的经济状况
E.>劳动者的人际关系状况
3.>劳动力资源投资的特点包含()
A.>投资超前,效益滞后
B.>投资的产出特殊
C.>投资的表现形式特殊
D.>投资滞后,效益超前
E.>阶段性和连续性
4.>按照空间、区域范围标准,劳动力流动包含()
A.>岗位间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企业间流动
D.>地区间流动
E.>个别性流动
5.>就业的基本特征包含()
A.>社会性
B.>经济性
C.>流动性
D.>变动性
E.>计划性
6.>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包含()
A.>现实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
B.>工资刚性
C.>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均衡
D.>对现实劳动力市场信息掌握的不完全
E.>现实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存在时间差
7.>职业的特征包含()
A.>同一性
B.>差异性
C.>层次性
D.>广泛性
E.>时代性
8.>简历的制作格式大致有()
A.>标题式
B.>表格式
C.>文字式
D.>半表格式
E.>结语式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劳动
2.>劳动力供给
3.>就业
4.>人才测评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工会的基本权利。
2.>简述凯恩斯就业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述失业率统计调查的主要方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面试时应试者应避免的问题。
2.>试述撰写求职信的要点。
点击进入查看本科目历年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