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犯罪学(一)试卷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狭义犯罪学将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其核心在于揭示
A.犯罪规律B.犯罪原因
C.犯罪对象D.犯罪预防
2.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二者都从实质意义上界定犯罪
B.犯罪学对犯罪的认识是刑事政策学研究的基础
C.从预防犯罪对策角度看,犯罪学的研究内容比刑事政策学广泛
D.刑事政策学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没有独立性
3.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
A.发展经济B.制定法律
C.改善教育D.奖励美德
4.龙勃罗梭在分析犯罪原因时认为,气候
A.会影响犯罪B.决定犯罪的产生
C.仅对犯罪原因有影响D.仅对犯罪的类型有影响
5.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居于主导地位的犯罪学理论流派是
A.犯罪人类学流派B.犯罪生物学流派
C.犯罪社会学流派D.犯罪心理学流派
6.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分类法、事实归纳法属于典型的
A.定量研究法B.定性研究法
C.描述性研究法D.探索性研究法
7.犯罪学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
A.定量研究法B.定性研究法
C.同期群研究法D.二次分析法
8.当代犯罪学研究在调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更加注重研究对象的
A.比较问题B.抽样问题
C.统计问题D.访谈问题
9.为把握犯罪现状、结构和变化趋势而采取的借助专门的方法和手段对犯罪现象量化谚查和分析的方法称为
A.犯罪测量B.犯罪统计
C.研究设计D.官方统计
10.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
A.违法性B.社会性
C.形式多样性D.社会危害性
11.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
A.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
B.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
C.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
D.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
12.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动机冲突最激烈的犯罪人是
A.初犯B.职业犯
C.累犯D.惯犯
13.将犯罪人分为预谋犯罪人和激情犯罪人,其分类标准是
A.精神状态B.情绪状态
C.需要或动机状态D.反社会程度状态
14.关于犯罪预防特征的错误表述是
A.以犯罪原因的研究为逻辑前提
B.针对犯罪原因与条件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C.目的是减少和消除各种犯罪原因和条件
D.社会性措施与专门性措施
15.提出“恒比定律”的学者是
A.阿克斯B.安倍淳
C.塔尔德D.阿道夫·雅克·凯特莱
16.犯罪被害人学的奠基者是
A.李斯特B.菲利
C.本杰明·门德尔松D.汉斯·冯·亨蒂
17.最有效的解决犯罪黑数的方法是
A.犯罪被害人调查B.犯罪嫌疑人调查
C.监管实地调查D.社会大众调查
18.环境污染所造成的被害对象具有广泛性、不特定性的特点,该类被害为
A.再次被害B.重复被害
C.共同被害D.多次被害
19.对于入面部长相、头盖骨形状、身体整体结构、体型等内容与犯罪关系的研究属于
A.遗传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B.体质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
C.神经系统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D.生化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
20.属于犯罪心理学理论的观点是
A.体格性格分型说B.文化冲突论
C.智能低下理论D.道德发展论
21.根据挫折一攻击理论,犯罪行为,特别是暴力犯罪行为是对挫折的
A.内罚性反应B.外罚性反应
C.非合理化反应D.合理化反应
22.1939年,美国社会学家塞林提出了著名的
A.亚文化论B.亚文化群论
C.文化冲突论D.文化解组论
23.当今世界各国在行刑及罪犯矫正工作中尊重和保障罪犯作为人的地位和基本权利,其遵循的罪犯矫正原则是
A.人道化原则B.矫治化原则
C.社会化原则D.教育化原则
24.关于联合国推广的犯罪预防体系表述错误的是
A.刑罚和行政手段预防是控制犯罪的主要手段
B.社会预防是先前预防犯罪的主要手段
C.只有犯罪正规控制系统才能达到最佳的犯罪治理效果
D.犯罪正规控制系统存在效果不明显和费用上涨的缺点
25.采用物质装置用以阻碍犯罪实施的犯罪预防是
A.情境防B.人防
C.物防D.技防
26.依据犯罪预防所作用的对象以及地位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将犯罪预防划分为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和
A.惩戒预防B.保护预防
C.控制预防D.重点预防
27.针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等特点而采取的管束性措施被称为
A.保护性预防B.改造性预防
C.疏导性预防D.堵塞性预防
2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基本手段是
A.防范B.教育
C.打击D.管理
29.属于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二个层次的犯罪预防是
A.提高建筑物的可见度B.邻里照看
C.不良青少年的转处问题D.村民巡逻
30.1956~1965年我国的犯罪总体状况是
A.犯罪数量剧增B.发案率高
C.反革命犯罪所占的比重增加D.发案率低,群众安全感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研究方法
32.具体生活环境
33.犯罪数量统计的“漏斗效应”
34.刑事立法对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36.简述社会学研究犯罪行为目的及意义。
37.简述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少年儿童不良行为成因的主要观点。
38.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犯罪现象增长的主要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39.(本题11分)试论中国犯罪学的简要发展历程。
40.(本题l2分)结合保安处分的内涵,试论保安处分与刑罚的联系与区别。
五、材料分析题:l5分。
41.为了给罪犯在监狱和社会之间设立一个联系的纽带,以便其最终顺利复归社会,欧洲国家多采取监狱行刑和社会处遇相结合的方式。如设立开放式监狱、完善外出和归假制度,组织监外劳动等。所谓开放式监狱制度,是指在不影响刑罚执行的情况下,通过取消监狱围墙、铁栅栏、手铐等形式,减少对犯人自由的限制,增加对犯人的信任,缩短犯人同正常社会生活的距离。例如:丹麦15个国家监狱中有9个属于开放式监狱。在开放式监狱中服刑的罪犯数量超过封闲式监狱;瑞典共有72所监狱,其中43所为开放式监狱;德国如今有一半以上的罪犯在开放式监狱服刑。而在挪威著名的开放式监狱巴斯托监狱,囚犯每年有18天外出探亲假,有孩子的囚犯假期更长达一个月。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贯彻罪犯矫正“社会化原则”的主要实施路径及意义。
点击进入查看本科目历年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