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oti - 为您精心整理的免费考资集中营!

爱考题软件下载学习站

自考00260刑事诉讼法》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完整版:进入查看
课程详情
所有年份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SfpRLbihTIExpwfZbdZdw

 

笔记讲义
课程名字:自考00260《刑事诉讼法》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依据教材版本:
教材名称:刑事诉讼法学
教材主编:汪建成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  次:2014年
课程目录:
第一章 总 论 11
第一节 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 12
一、刑事诉讼概念和特点 12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12
三、刑事诉讼法律渊源 12
四、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根据和任务 12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学 13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13
二、刑事诉讼法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3
三、刑事诉讼法学重要范畴 13
第二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15
第一节 概 述 15
一、我国刑诉基本原则的概念、特点(领会) 15
二、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识记) 16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16
二、含义 17
第三节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17
第四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17
一、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17
二、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17
三、独立行使职权与监督 18
第五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18
第六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18
一、三者含义 18
二、三者关系 19
三、应用:实例分析 19
第七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19
一、监督的内容 19
二、立案监督 19
三、侦查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处理申诉) 20
四、审判监督(审判过程、判决裁定) 20
五、执行监督 20
第八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0
一、含义 20
二、意义 20
第九节 审判公开 20
一、含义 21
二、价值 21
三、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21
第十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21
一、含义 21
二、要求 21
三、意义 21
第十一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22
一、含义 22
二、和无罪推定原则的关系 22
第十二节 具有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 22
一、法定情形 22
二、处理 22
第十三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23
一、内容 23
二、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员范围 24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主体 24
前 言 24
第一节 概述 25
第二节 人民法院 25
一、法院的性质、任务和职责 25
二、法院的组织体系 26
三、审判组织 26
四、人民陪审员 27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 28
一、检察院的性质、任务和职责 28
二、检察院的组织体系 28
三、检察委员会 29
第四节 公安机关和其他侦查机关 29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责 29
二、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 29
三、其他侦查机关 30
第五节 当事人 30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0
二、被害人(公诉案件) 31
三、自诉人 32
四、单位当事人 32
第六节 其他诉讼参与人 33
一、法定代理人 33
二、证人 33
三、鉴定人 33
四、翻译人员 33
第四章 管辖 34
前 言 34
第一节 管辖概述 34
一、管辖的含义 34
二、管辖的意义 34
三、管辖的原则 34
第二节 立案管辖 35
一、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35
二、检察院自侦案件 35
三、自诉案件 35
四、立案管辖交叉 36
第三节 审判管辖 37
一、级别管辖 37
二、地区管辖 37
三、指定管辖 38
四、专门管辖 39
第五章 回避 39
前 言 39
第一节 概述 39
一、回避的概念 39
二、回避的意义 40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理由和人员范围 40
一、回避的种类 40
二、回避的理由 40
三、回避适用的人员范围 40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41
一、回避的提起 41
二、回避的审查决定 41
三、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的复议 42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 42
前 言 42
第一节 辩护 42
一、概念 42
二、辩护的种类 43
三、辩护人范围 43
四、辩护人的责任 43
五、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43
六、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44
第二节 代理 46
一、概念 46
二、刑事代理的种类 46
三、辩护与代理比较 47
第三节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47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47
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47
第七章 证据 48
前 言 48
第一节 概述 48
一、证据的概念 48
二、证据的属性 48
三、证据的意义 49
四、运用证据的原则 49
第二节 证据种类 50
一、各种证据概述 50
二、主要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判断 52
第三节 证据分类 53
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53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54
三、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 54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54
第四节 证明 55
一、证明对象 55
二、证明责任 56
三、证明标准 56
第五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57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与意义 57
二、适用范围 57
三、非法证据排除的义务主体 58
四、审判阶段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 58
第八章 强制措施 59
第一节 概述 59
一、强制措施概念特点 59
二、强制措施的体系 59
三、 59
四、强制措施的意义 60
第二节 拘传 60
一、拘传的概念 60
二、拘传的程序 60
第三节 取保候审 61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和种类 61
二、 61
三、适用程序 61
第四节 监视居住 62
一、监视居住的概念、性质 62
二、适用对象 63
三、监视居住的程序 63
四、监视居住的场所及程序 63
五、被监视居住的人应当遵守的规定及违反规定的处理 63
六、监视居住的期限及解除 64
第五节 拘留 64
一、拘留的概念、特点 64
二、拘留的条件 64
三、拘留的程序 65
四、拘留的期限 66
第六节 逮捕 66
一、逮捕的概念和意义 66
二、逮捕的权限 67
三、逮捕的条件 67
四、逮捕的程序 67
五、人民检察院对逮捕的监督 69
六、逮捕等强制措施的变更、撤销、解除和救济 69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70
第一节 概述 70
一、概念、特点 70
二、意义 70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71
一、附带民事诉讼必须 71
二、原告必须具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能力 71
三、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71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诉因是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物质损失 72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72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72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保全和先予执行 72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73
第十章 期间 、送达 74
第一节 期间 74
一、期间的概念、意义 74
二、期间的计算 74
三、期间的恢复 75
四、法定期间 76
第二节 送达 76
一、送达的概念、特征 76
二、送达回证 77
三、送达期限 77
第十一章 立案 77
第一节 立案概述 77
一、立案的概念特征 78
二、立案的意义 78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78
一、 78
二、立案的条件 79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79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79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 79
三、对不立案决定的复议 79
第四节 立案监督 80
一、立案监督的材料来源 80
二、立案监督的内容 80
三、立案监督的具体形式和程序规则 80
第十二章 侦查 81
前 言 81
第一节 概 述 81
一、侦查的概念与特征 81
二、侦查的任务 81
第二节 侦查行为 81
一、常规侦查行为 82
二、特殊侦查措施 86
第三节 侦查终结 87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情形 87
二、移送审查起诉 87
三、撤销案件 87
四、侦查羁押期限 88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88
一、人民检察院行使侦查权的特别规定 89
二、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及程序 89
第五节 补充侦查 89
一、审查逮捕阶段的补充侦查 89
二、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 89
三、法庭审理阶段的补充侦查 90
第六节 侦查监督 90
一、侦查监督的内容 90
二、对违法侦查行为的处理 90
第十三章 起诉 91
第一节 概述 91
一、起诉的概念 91
二、起诉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91
三、起诉的意义 91
第二节 审查起诉 92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 92
二、审查的内容 92
三、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 92
四、审查起诉的期限 93
五、审查后的处理 93
第三节 提起公诉 93
一、提起公诉的条件 93
二、起诉书的制作 93
三、公诉变更 93
第四节 不起诉 94
一、不起诉的概念、种类及适用情形 94
二、不起诉的程序 95
三、不起诉的法律效力 96
四、对不起诉的制约和救济 96
第五节 提起自诉 96
一、自诉案件的范围 96
二、提起自诉的条件 97
三、提起自诉的程序 97
第十四章 第一审程序 97
第一节 概述 97
一、起诉的概念 98
二、起诉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98
三、起诉的意义 98
第二节 审查起诉 99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 99
二、审查的内容 99
三、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 99
四、审查起诉的期限 99
五、审查后的处理 99
第三节 提起公诉 100
一、提起公诉的条件 100
二、起诉书的制作 100
三、公诉变更 100
第四节 不起诉 101
一、不起诉的概念、种类及适用情形 101
二、不起诉的程序 102
三、不起诉的法律效力 102
四、对不起诉的制约和救济 102
第五节 提起自诉 103
一、自诉案件的范围 103
二、提起自诉的条件 103
三、提起自诉的程序 104
第十五章 第二审程序 104
第一节 概 述 104
一、两审终审制 104
二、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104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105
一、上诉与抗诉的主体 105
二、上诉、抗诉的理由 106
三、上诉、抗诉的期限 106
四、上诉、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106
五、上诉、抗诉的撤回及处理 106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107
一、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 107
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 109
三、对上诉、抗诉案件审理后的处理 110
四、第二审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处理 110
五、第二审对自诉案件的处理 111
六、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期限 111
第四节 对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处理 111
总结: 112
第十六章 死刑复核程序和特别减轻处罚案件核准程序 112
前言 112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112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任务 112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 113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113
一、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 113
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 113
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114
四、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后的处理 114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115
一、核准权 115
二、复核程序 116
第四节 特别减轻处罚案件的核准程序 117
总结: 118
第十七章 审判监督程序 118
前言 118
第一节 概述 118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118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119
第二节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和申诉 119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119
二、申诉 120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121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121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121
三、再审决定书及原判决、裁定的效力 122
第四节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122
一、重新审判的方式和程序 122
二、重新审判后的处理 123
三、重审期限 123
总结: 124
第十八章 特别程序 124
前言 124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124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与特点 124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方针、原则与特殊制度 124
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具体内容 126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128
一、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与意义 128
二、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128
三、和解协议 129
四、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中的作用 129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130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概念与意义 131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条件 131
三、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启动 131
四、没收违法所得案件的审理 131
第四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133
一、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与意义 133
二、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 133
三、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 133
四、强制医疗案件的审理程序 134
五、强制医疗措施的定期评估与解除 135
六、对强制医疗程序的检察监督 135
总结: 136
第十九章 执行 136
前言 136
第一节 概述 136
一、执行的概念 136
二、执行机关 136
三、执行依据 137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138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138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 139
三、管制、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判决的执行 139
四、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 139
五、财产刑和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 139
六、无罪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 140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141
一、死刑执行的变更 141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 142
三、暂予监外执行 142
四、减刑、假释 144
第四节 对新罪、漏罪的追究和对申诉的处理 145
一、对新罪、漏罪的追究 145
二、对错判或申诉的处理 145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145
一、对执行死刑的监督 146
二、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 146
三、对减刑、假释的监督 146
四、对其他执行刑罚活动的监督 146
总结: 146
第二十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 147
前言 147
第一节 概述 147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 147
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立法 147
第二节 涉外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147
一、国家主权原则 148
二、信守国际条约原则 148
三、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原则 148
四、使用中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148
五、指定或委托中国律师参加诉讼原则 148
第三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148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外国国籍的确认 149
二、涉外刑事诉讼管辖 149
三、涉外刑事诉讼强制性措施的适用 149
四、涉外刑事诉讼文书的送达 150
五、涉外刑事案件侦査、审判和执行中的特殊规定 150
第四节 刑事司法协助 151
一、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意义 151
二、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 151
三、刑事司法协助的依据 152
四、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 152
五、刑事司法协助的程序 152
总结: 152

 

第一章 总 论
  前 言
  刑事诉讼法课程概况:
  程序法,制度与程序内容多而繁琐,理解与记忆双重要求。
  法律条文数量多,内容庞杂。
  理论知识与法条内容结合,注重理解与应用。
  刑事诉讼法基本内容: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导论、基本原则
  刑事诉讼制度:主体、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与送达
  刑事诉讼程序:立案、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与特别减轻处罚案件的核准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特别程序、执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
  刑事诉讼法命题特点及学习方法:
  注重细节,知识点记忆应力求准确,融会贯通、比较、反复记忆的重要性。
  考查知识点灵活,要求理解并灵活应用理论与法律条文内容。
  覆盖面广,学习应全面。
  重者恒重,注重真题练习。
  题型及能力层次比例:识记(30%)-单选和多选;领会(50%)-名词或理论简析、简答;应用(20%)-论述或案例
  难易分配:易-20%;较易-40%;较难-30%;难-10%
  本章基本内容:
  刑事诉讼概念和特点(领会)
  刑事诉讼法概念和性质(领会)-刑诉公力求助性质与私力求助的根本区别(应用)
  刑事诉讼法律渊源(识记)
  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根据和任务(识记)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对象(领会)
  刑事诉讼法学重要范畴(识记、领会、应用)
第一节 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概念和特点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刑事案件,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专门机关主持,诉讼参与人参加;
  特定的不同于民诉和行政诉讼的任务;
  严格依法进行。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有关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注意狭义与广义。
  性质:基本法、公法、程序法
  三、刑事诉讼法律渊源
  刑事诉讼法典
  宪法
  有关法律规定
  司法解释
  法规和规章
  国际条约
  四、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根据和任务
  (一)目的
  保证刑法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二)根据
  宪法(其中很多条文内容与刑诉直接相关,如专门机关性质;审判公开、两审终审、法律监督原则;尊重保障人权等。)
  (三)任务
  总任务和具体任务。注意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总任务具体内容之一。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刑事诉讼立法
  刑事诉讼实务
  刑事诉讼理论
  二、刑事诉讼法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与刑法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
  (二)与刑事侦查学、法医学关系:目的相同;刑诉中侦查侧重程序,后者侧重侦查策略、技术、方法
  (三)与监狱学关系:研究阶段不同,但在执行阶段有交叉
  (四)与刑事政策学关系:刑事政策学指导刑诉法及其适用
  三、刑事诉讼法学重要范畴
  (一)刑事诉讼历史类型(阶级性与社会共同性)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二)刑事诉讼结构(控辩审三方在刑诉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弹劾式
  中世纪纠问式
  近现代混合式(英美当事人主义;大陆职权主义)
  【例题·单选题】盛行于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形式是( )。(2013-7-1)
  A.纠问式刑事诉讼
  B.弹劾式刑事诉讼
  C.混合式刑事诉讼
  D.审问式刑事诉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诉讼形式。在奴隶社会弹劾式刑事诉讼形式比较盛行。
  (三)刑事诉讼功能
  犯罪控制(惩罚已然犯罪,警示遏制未然犯罪)
  人权保障(专门机关依法定程序进行刑事诉讼)
  二者关系:兼顾,冲突时权衡原则(技术性侦查;非法证据排除)
  (四)刑事诉讼职能
  控诉职能:在查明犯罪事实,查获犯罪嫌疑人基础上,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
  辩护职能:反驳起诉,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
  审判职能: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
  三者关系:控审分离、控辩平衡和审判中立
  (五)刑事诉讼阶段
  立案
  侦查
  起诉
  审判(一审、二审、死刑复核、审判监督)
  执行
  (六)刑事诉讼价值
  1.公正
  (1)实体公正:结果公正
  (2)程序公正:诉讼依法进行;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诉讼主体能依法有效参与诉讼;控辩平等和审判中立;程序违法的救济
  2.效率
  应以保障公正为前提。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含义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
  A.诉讼参与人对诉讼能充分有效地参与
  B.程序违法能得到救济
  C.刑事诉讼程序能得到遵守
  D.刑事诉讼判决结果符合事实真相
  【考点】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体现的是实体公正。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刑事诉讼基本范畴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效率在刑事诉讼价值中居于核心地位
  B.尊重和保障人权已写入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C.刑事诉讼的功能有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
  D.刑事诉讼结构集中体现为控辩审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相互间的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公正在刑事诉讼价值中居于核心地位。
  总结:
  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概念特点;刑事诉讼法概念性质;刑事诉讼法律渊源;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根据和任务)
  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对象;与相关学科关系;重要范畴-历史类型、诉讼结构、诉讼功能、诉讼职能、诉讼阶段、诉讼价值)
第二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前 言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共14个):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依靠群众;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审判公开;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
  具有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例题·单选题】下列法律原则中,属于刑事诉讼所独有的原则是( )。
  A.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B.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C.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这一原则是刑事诉讼法所独有的原则。
第一节 概 述
  识记:①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
  ②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领会: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特点
  一、我国刑诉基本原则的概念、特点(领会)
  1.体现了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对国家专门机关、公安司法人员和诉讼参与人具有法律拘束力。
  2.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或者主要阶段,作为刑事诉讼活动内在规律的反映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3.是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律原则,在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体系中处于根本性规范的地位。
  二、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识记)
  (一)无罪推定原则
  1.含义:
  任何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未经法定程序并由法院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当被推定为无罪之人。
  2.本质
  是一种假设,可以推翻,法律应当赋予被追诉人对抗国家追诉权的诉讼特权,如有权获知被指控的罪名和理由、有权获得律师帮助、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沉默权。
  3.主要解决证明责任分配问题:
  (1)检察官或者自诉人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
  (2)被追诉人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
  (3)疑罪从无
  (二)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1.含义:任何人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自己有罪。(有权选择是否作不利于己的陈述,不被强迫陈述)
  2.内涵
  主体适用于任何提供言词证据的人;核心是"非强制";证据范围不仅限于言词证据;被追诉人依法享有保障权。
  (三)控审分离原则
  1.含义:指对刑事犯罪的控诉职能和审判职能分别由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人员承担。
  2.内容:
  刑事追诉权和裁判权分别由警察、检察机关和法院各自独立行使;
  不告不理;
  法院审理裁判的范围限于起诉范围。
  (四)控辩对等原则
  1.平等武装
  在权利、义务的分配上适当向防御方倾斜,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些诉讼特权,包括无罪推定权;要求控方在庭前开示证据权;请求排除非法证据权。
  2.平等保护
  裁判者在诉讼中保持客观中立、不偏不倚的地位,对控辩双方的利益加以平等的保护。
  (五)一事不再理原则
  1.含义: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为而受到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刑事起诉、审判和科刑。
  2.与禁止双重危险的异同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识记: ①公安机关的职权;②人民检察院的职权;③人民法院的职权。
  领会: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的专属性
  应用:根据该原则,分析司法实践中领导对案件批示等是否合法
  一、基本内容
  1.公安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査、拘留、执行逮捕、预审;
  2.检察院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
  3.法院负责审判;
  4.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二、含义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具有专属性
  2.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依法行使
  3.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不能互相取代
第三节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领会: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关系
  基本内容
  1.公检法机关应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职权
  2.违反法定程序的后果
  (1)实体后果:如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等
  (2)程序后果:非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诉讼行为无效
第四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识记:①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基本含义;②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基本含义
  领会:①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关系;②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关系
  应用:根据该原则,分析司法实践中各种干涉检察权、审判权现象
  一、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整个检察系统独立,上下级领导关系
  二、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每个法院独立,上下级监督指导关系。上级不得就下级审理的案件发布指示命令,下级不得请示汇报。
  法院独立而非法官个人独立。
  三、独立行使职权与监督
  1.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应接受社会监督
  3.应接受人大及常委会监督并报告工作
  4.应接受党的领导
  【例题·多选题】关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正确的理解是( )
  A.法官个人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他人影响
  B.合议庭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C.法院独立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案件,上级法院不能对下级法院正在审理的具体案件如何处理发布指示或命令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选项A、B错误。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不是不受任何他人影响。
第五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领会:该原则的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一切从案件的具体情况出发。
  2.公检法应该在依据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案件作出正确处理。
第六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领会: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应用:根据该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公、检、法机关协调和共同协商讨论案件的现象是否合法。
  一、三者含义
  1.分工负责:公检法分别承担不同的诉讼职能
  2.互相配合:检警配合、检法配合
  3.互相制约:双向性、形式多样性
  二、三者关系
  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分工负责的落实和保障。
  三、应用:实例分析
第七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识记:①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案件实行监督的程序;②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实行监督的程序;③对减刑、假释和监外执行的监督程序
  应用:依据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的监督程序,结合具体案件,提出对公安机关立案或者不立案诉讼行为的救济措施。
  一、监督的内容
  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
  二、立案监督


点击进入查看本科目历年真题及答案


课程导航
加入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考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