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oti - 为您精心整理的免费考资集中营!

爱考题软件下载学习站

自考00405教育原理2017年10月真题

完整版:进入查看
课程详情
所有年份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Qj5iqUQCQNPiuJ_EQmDfA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4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论述教育的一般原理,研究教育学各门分支学科的基础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是

A.普通教育学B.教育史C.高等教育学D.教育哲学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正式颁布的,法定学制系统和师范教育的起始建制是l902年的

A.《奏定进士馆章程》B.《奏定译学馆章程》

C.《奏定学堂章程》D.《钦定学堂章程》

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

A.思想性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

C.系统性教学原则D.直观性教学原则

4.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的

A.《理想国》B.《雄辩术原理》C.《大教学论》D.《教学论》

5.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的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B.卢梭C.斯宾塞D.洛克

6.从教育的活动范围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

A.知识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社会教育

7.在一个现实的空间里,根据现实空间的要求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教育称为

A.实体教育B.虚拟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

8.“……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出自于

A.《论语》B.《礼记·中庸》C.《易·渐》D.《吕氏春秋》

9.发现式教学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布鲁姆D.布鲁纳

10.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自身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是

A.发现式教学B.启发式教学C.接受式教学D.生成式教学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反映的教学思想是

A.注入式B.接受式C.启发式D.发现式

12.孔子开创了

A.综合课程的先河B.活动课程的先河

C.分科课程的先河D.核心课程的先河

13.选修课程起源于l9世纪哪一国家的大学?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14.围绕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指示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是

A.学校规范B.学校文化C.学校理念D.学校环境

15.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的发展

C.自然环境D.社会文化

16.个体通过教育与自身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相对独特和稳定的心理特征

的过程称为

A.个体社会化B.个体成熟化

C.个体个性化D.个体被动化

17.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中,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

A.1984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

18.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

19.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

C.作业与辅导D.教学评价与反思

20.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

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4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4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22.筒述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

23.简述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

24.简述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主张。

25.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7.论述教师的法定义务。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l6分。

28.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度。……若不骂人、不偷、不怒、不谎、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时多谓此为道德很高,然而此为消极的,于今不能谓此为道德。盖彼者,不过无疵而已,于社会虽有若无。今因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等当另定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则,无道德可言。易言之,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socialefficiency)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若斯数语,包含无限道理。愿诸生用为量人量己之尺,相染成风,使社会上渐渐均用此尺,度已亦用此尺。(节选自张伯苓:《以社会之进步为教育之目的,l919年)。

(1)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4分)

(2)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上述材料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6分)

(3)联系学校德育实际,阐述上述材料观点的现实意义。(6分)


点击进入查看本科目历年真题及答案


课程导航
加入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考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