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oti - 为您精心整理的免费考资集中营!

爱考题软件下载学习站

自考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完整版:进入查看
课程详情
所有年份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4HmIzXyc5i1svyFcL14Vg

重点提示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特点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经历曲折和失误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长期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选择)。邓小平理论正是在对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只有正确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对社会主义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就难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2.长期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原因

  (1)长期以来,存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没有搞清楚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后世界的变化,没有认识清楚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曾经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照抄照搬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总体上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3)正是由于把苏联模式当作唯一或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而把这个模式的种种弊端也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附加在社会主义上。(例如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废除商品和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搞单一公有制等等。)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再三提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开始逐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1980年5月,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

  1985年,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对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选择)

  1986年,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必须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

  上述论点表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

  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完整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选择)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的特点(简答或论述)

  1)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特征层面深入到本质层面(不再将社会主义抽象地定义为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原则和特征状态),更集中、更鲜明、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规定着事物的基本特征;特征则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对本质和特征的认识体现了两种境界。)

  2)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①改变了以往脱离生产力而仅仅注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社会制度谈社会制度的不正确认识和实践。坚持并强调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国情,把生产力发展作为首要基础地位。

  ②认为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同时鉴于经济体制等对生产力仍有束缚的现实,同时强调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运动构成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的区别实质上是生产方式的区别。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后三句话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所在,只有社会主义可以做到。

  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即如何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简答)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如果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只能共同贫穷。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了剥削制度,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只有靠生产力的发展。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是少数人富裕起来,绝对解决不了绝大多数人生活富裕的问题。

  4)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改变了过去在静态中讲社会主义,用僵硬的定义概括社会主义的违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不正确认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也表明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本质是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把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起来。

  2.认清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简答)

  ①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②对于在新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论述)

  (为什么说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推动力。提出:社会主义建立后,应“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特别是在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必须使集体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方能为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打好基础)邓小平坚持强调了这样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惟有如此,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即共同富裕创造条件。生产力是一定要发展的,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目的不同,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为消除两极分化和达到共同富裕提供了条件)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社会主义才有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4)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内涵(选择)

  (1978年,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加以强调。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进一步坚持和阐述)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科学技术渗透并作用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中,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是技术。

  第四,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

  2.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两个具体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选择)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科技实力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造就不同类别和不同层面的高素质人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简答或论述)

  1.一切为了人民

  十八大报告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一切政党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1)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①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创造着物质、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②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才能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完成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

  (2)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表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上)。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获得取之不尽力量的源泉。

  (3)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既然是历史的主体,也就理所当然是价值的主体,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也应该是价值的享有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始终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价值取向,为根本目的,才能不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提示:联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特点加以认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标。邓小平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私有制条件下必然会产生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使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共同富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始终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内在要求。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①马克思始终认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包含的最高目的和终极价值。所以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二者相互促进,永无止境。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1.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追寻实现振兴中华,实现民富国强的梦想。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了现代化的实践。

  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

  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第一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选择)但囿于各种历史因素,经历了曲折,未能如愿。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以往经验教训,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再思考,开始调整对现代化的认识。

  ●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到20世纪末翻两番的“两步走”战略。

  ●1987年十三大正式确定“三步走”战略部署和目标(选择)。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期,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前两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后,1997年十五大将第三步具体化为三个阶段性目标: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建党一百年时,经济更发展,制度更完善;

  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世纪末,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社会水平。

  2002年,十六大提出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以后的10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综合国力等各个方面上了一个大台阶。2012年十八大,在提出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选择)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面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与中国梦的提出

  近代以来,中国遭到西方列强侵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几近亡国灭种境地。从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所有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更为远大的目标。

  在这充满希望的历史节点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了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选择),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

  2.中国梦的内涵(简答)

  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就是要使昔日饱受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进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使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

  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论述)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在对近代170多年历程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要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这些都是伟大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全国各族人民一定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必然汇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脚踏实地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代中国人艰苦和不懈的奋斗。中国梦既是美好前景,也是现实行动。每个人都负有使命。



点击进入查看本科目历年真题及答案


课程导航
加入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考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