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 (1)
温馨提示
:请使用
谷歌浏览器
来学习本内容,
否则答题后无法交卷评分
!若您使用的是搜狗/360/百度等浏览器,将浏览器设置为高速/极速模式也可。
查看设置方式
②本版本为网页
免费版
,答题完成后,
点击网页顶部的交卷,错题会以红色标注
,您可下载试用电脑版[
可即时评分/组卷测试/错题收藏/
]! 课程学习包:Pc版习题软件【可即时评分/组卷测试/错题收藏】+当年多校全程视频课程。查看详情::
点击进入
中药与方剂 (1)
单项选择题:A型题(最佳选择题)[试题制作:zk.ikaoti.cn][微信公众号:ikaoti][QQ593777558];
1. 成书于宋代,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是
A、《证类本草》
B、《中华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A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以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基础,并收集转录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对本草的真知灼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本草的论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撰成此书。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2. 记载药方11000余首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经集注》
D、《证类本草》
E、《新修本草》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B
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前后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终于在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这一巨著。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
3. 《本草纲目拾遗》新增的药物数是
A、921种
B、730种
C、716种
D、850种
E、365种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C
本题考查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4. 明代本草代表作是
A、《图经本草》
B、《新修本草》
C、《本经》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D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前后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终于在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这一巨著。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16部共60类,每药按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纲举目张,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5. 《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
A、陶弘景
B、李时珍
C、唐慎微
D、张景岳
E、赵学敏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E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间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
6. 《新修本草》是哪个时期的代表作
A、魏朝
B、汉朝
C、隋唐朝
D、宋朝
E、元朝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C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责力)领衔,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公元1546年问世的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该书无论在内容和编写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并很快流传于海内外,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7. 《本草经集注》是哪个朝代的代表作
A、隋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魏晋南北朝
E、汉朝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D
《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
8. 《神农本草经》各论载药
A、565种
B、265种
C、365种
D、335种
E、635种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C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该书虽假托传说中的神农而作,但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补充和完善。其成书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东汉末年)。原书已佚,现存各种版本均系后人考订、整理、辑复而成。其序例部分简要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 对我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中华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C
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中药学科、藏药学科、蒙药学科、维药学科、傣药学科及苗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中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及苗医药的教学、科研、临床治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而且对我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10. 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代表作是
A、《证类本草》
B、《新修本草》
C、《本草经集注》
D、《本草纲目拾遗》
E、《本草纲目》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D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问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初稿成于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定稿于公元1803年(清嘉庆八年)。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同时,对《本草纲目》略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的加以订正,不但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11. 载药1892种的明代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拾遗》
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E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前后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终于在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这一巨著。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16部共60类,每药按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纲举目张,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12. 李时珍所著的是
A、《新修本草》
B、《本草纲目拾遗》
C、《证类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E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
13. 以图文对照法编著的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抬遗》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C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14. 苏敬等人编撰的是
A、《证类本草》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纲目拾遗》
E、《新修本草》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E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领衔、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
15. 所载730种药物,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
A、《新修本草》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本草纲目拾遗》
E、《本草经集注》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E
《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16. 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经集注》
D、《本草纲目拾遗》
E、《证类本草》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C
《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17. 表示药物有渗湿利水作用的味是
A、涩味
B、辛味
C、酸味
D、淡味
E、咸味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D
18. 治肺热咳喘,宜选用的药是
A、归大肠经的寒性药
B、归小肠经的寒性药
C、归脾经的热性药
D、归肺经的寒性药
E、归心经的温性药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D
热证有肺热、肝热等不同,治肺热咳喘,即选归肺经而善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等;治肝热或肝火证,即选归肝经而善清肝火的龙胆草、夏枯草等。
19. 治疗病位在上之风热目赤肿痛,可选用下列药性升浮的
A、薄荷
B、荆芥
C、紫苏
D、枳实
E、防风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A
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如治疗病位在上之风热目赤肿痛,常选用药性升浮的薄荷、蝉衣、蔓荆子等;治疗病位在表的风寒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枳实是沉降性的药物。
20. 甘温药多能
A、发散风寒
B、清热解毒
C、降气止咳
D、补气或助阳
E、补火助阳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D
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黄、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如黄芩、黄连等;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如黄芪、锁阳等。二为气味相异,功能不同。其中有味异气同者,如麻黄辛温能散寒发表、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乌梅酸温能敛肺涩肠、大枣甘温能补脾益气、肉苁蓉咸温能补肾助阳;有味同气异者,如桂枝辛温能发表散寒、薄荷辛凉能发表散热、附子辛热能补火助阳、石膏辛寒能清热泻火等。
21. 辛凉药多能
A、发散风寒
B、清热解毒
C、发散风热
D、利水渗湿
E、补气助阳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C
概之有二: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黄、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如黄芩、黄连等;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如黄芪、锁阳等。二为气味相异,功能不同。其中有味异气同者,如麻黄辛温能散寒发表、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乌梅酸温能敛肺涩肠、大枣甘温能补脾益气、肉苁蓉咸温能补肾助阳;有味同气异者,如桂枝辛温能发表散寒、薄荷辛凉能发表散热、附子辛热能补火助阳、石膏辛寒能清热泻火等。
22. 既指药物的不良反应,又指药物偏性的性能是
A、毒性
B、四气
C、五味
D、归经
E、七情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A
“毒”的特性:物之能害人即为毒,这是狭义的毒,似指今之药物不良反应。广义的“毒”含义有二:一为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即是“毒”,“毒”即是药;二为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
23. 安神药主归
A、脾经
B、心经
C、肺经
D、胃经
E、肾经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归经的理论基础之一:脏象学说。所谓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常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分别选用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麝香(开窍醒神)等即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就云其归心经。
24. 根据脏腑经络病变部位而选药的药性理论是
A、升降浮沉
B、有毒无毒
C、四气
D、五味
E、归经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E
本题考查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药性理论中,归经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
25. 下列哪些不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A、药物的效用
B、药物的性味
C、药物的气味厚薄
D、药物的质地轻重
E、疾病的部位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E
26. 下列哪项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依据
A、病人性别
B、整体是否有毒
C、个体差异
D、给药的途径
E、药物的剂型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B
27. 下列句子中错误的是
A、中药学中“毒”的含义为药物总称
B、“毒”指药物的副作用
C、“毒”指药物的毒性
D、“毒”指药物的偏性
E、“毒”指药物的四气五味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E
“毒”,在中药学中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物之能害人即为毒,这是狭义的毒,似指今之药物的不良反应。广义的“毒”含义有二:一为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即是“毒”,“毒”即是药;二为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
28.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转化的条件
A、炮制和配伍
B、药物的效用
C、药物的性味
D、药物的质地轻重
E、药物的气味厚薄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A
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①炮制: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等。②配伍: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
29. 指出下列错误的
A、芒硝、天花粉主升浮
B、桂枝主升浮
C、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沉降
D、凡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
E、药物的性味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之一
显示答案
【答案解析】A
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等;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返回顶部
豫ICP备14007627号-1
E-mail: ikaoti@qq.com
请添加我们的微信订阅号:ikaoti
该课程有相关更新,便于及时通知免费下载!或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