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oti - 为您精心整理的免费考资集中营!

爱考题软件下载学习站

自考03629中医护理学基础》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据韩丽沙、北大医学2007版】

购买完整版:点击进入
课程详情

 笔记讲义
课程名字:自考《03629中医护理学基础》基础精讲课程讲义【笔记】
依据教材版本:
教材主编:韩丽沙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版  次:2007年版
课程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2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的概念 2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2
第三节 八纲辨证 3
第四节 中医护理的原则 6
第五节 中医护理发展简史 11
第二章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13
第一节 阴阳五行 13
第二节 经络腧穴 18
第三节 藏象 35
第四节 致病因素 46
第五节 发病机理 49
第六节 病情观察 50
第三章 中药和方剂知识概述 68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 68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69
第三节 中药常用内治八法及护理 72
第四节 社区护理常用中药 73
第四章 一般护理 94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 94
第二节 情志护理 96
第三节 饮食护理 98
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 109
第一节 毫针刺法 109
第二节 灸法 118
第三节 拔罐法 120
第四节 刮痧法 123
第五节 推拿法 124
第六节 药熨法 128
第七节 腾洗法 129
第八节 气功法 130
第六章 社区常见病的辨证施护 135
第一节 内科病证 135
第二节 外科病证 149
第三节 妇科病证 167
第四节 儿科病证 17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的概念
  中医护理学的概念在许多中医护理书籍和教材中有不同的表述。
  总体认为,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人群施以健康照顾与服务,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中医护理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整体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临床基础,以正邪论为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临床认识,以辨证施护为临床护理的核心。
  中医护理技能方面更是有自己独特、安全、有效、民间广泛流传的操作技术,主要有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腾洗、热熨、中药离子导入、气功等方法。
  中医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既包括患者,也包括健康人群。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体系是在长期的医疗护理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
  (一)整体观念
  中医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及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中医护理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的完整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运用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脏腑、组织、器官组成的,经过经络的作用使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各组织器官之间发生生理上的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功能上都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
  在生理上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作用相互联系,是指人体各个脏腑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又有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反映了人体局部与整体的辨证统一关系。
  在病理上的互相影响,是说人体某一局部区域内发生了病理变化,都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而某一局部病变的脏腑又可能反过来影响到其他脏腑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全身。
  2.人和自然界的统一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地受自然界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中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人有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人体维持健康是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平衡的结果。
  中医护理还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因为人置身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中医护理把精神因素作为致病的重要原因考虑,认为情志生于五脏,情志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强调形体与精神的统一。
  3.中医整体护理
  中医整体护理是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时,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中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护理计划。
  (二)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护理患者的基本方法,辨证与施护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辨证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有关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
  辨证施护时要辨证地看待"病"与"证"之间的关系。
  "病"是疾病的总称,概括疾病的全部病理过程。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证"比"病"更具有中医临床意义,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在治疗与护理原则与方法上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表现相同,便可采取相同的护理原则与措施。这就是辨证施护中"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特点。
  "证"与"症"的概念也是不同的,"症"是指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呕吐等;而"证"是证候,是辨证所得到的结果,概括了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如感冒风寒束表证,可以包括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等多个症状。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的方法有多种,如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等,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是辨证施护的核心理论。
第三节 八纲辨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将疾病的病位深浅,病证性质,邪正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辨证。
  如从疾病的类别,可分阴证与阳证;从病位的深浅,可分表证与里证;从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从邪正的盛衰可分实证与虚证。
  二、八纲辨证的内容
  (一)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统领其余六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中医认为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不能维持阴阳平衡。故在诊断上,可根据临床证候的病理性质,将一切疾病首先归纳为阴阳两大类,概括表里、寒热、虚实其余六个方面,即寒证、里证、虚证属于阴;热证、表证、实证属于阳。
  1.阴证与阳证
  阴证与阳证的表现完全不同,区别两者的主要原则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1)阴证
  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
  如里证、寒证、虚证均属于阴证,多因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所致。
  临床可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润滑,脉沉迟等。
  (2)阳证
  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
  如表证、热证、实证均属于阳证,多因体内热邪炽盛或阳气亢盛所致。
  临床可见面赤身热,神烦,躁动不安,声高气粗,口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黑起芒刺,脉象浮数、洪大等。
  2.阴虚与阳虚
  阴虚证的病理机制是阴液亏损,阴不制阳。因此,临床除有阴液亏损的表现外,还有阳气相对偏盛而生虚热的表现。
  阳虚证的病理机制是阳气亏损,阳不制阴。表现除有机体功能减退的气虚证候外,还有阴气相对偏盛而生虚寒的表现。具体表现在虚实病证中一并讨论。
  3.亡阴与亡阳
  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阴液与阳气衰竭所致的危险证候,应立即救治,不可忽视。多因高热大汗;或吐泻过度;或失血过多引起。
  亡阴证是指由于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所表现出阴液衰竭的证候。因阴虚而阳亢,表现出一系列热象,临床可见神志昏迷或烦躁不安,汗热而粘,面红身热,呼吸短促,手足温,口渴喜凉饮,舌红而干,脉虚数。
  亡阳证是指由于体内阳气严重耗散而表现出阳气虚脱的证候。因阳虚而阴盛表现出一系列寒象,临床可见神昏不知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口不渴,舌淡,脉微欲绝。
  (二)表里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深浅和病势趋向的一对纲领。一般认为,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为外表;脏腑骨髓为内里。
  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1.表证
  指外感六淫邪气侵入皮毛、口鼻及浅表的经络时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起病急,病程短。临床可见发热恶寒(恶风),头身重,舌苔薄白,脉浮,兼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等症。
  2.里证
  指疾病深入于里(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病,病程较长。造成病邪入里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三是由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
  3.半表半里证
  指表邪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正邪相搏于表里之间。临床可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证候。
  (三)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与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有关;阴盛或阳虚则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则表现为热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1.寒证
  指感受寒邪或机体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久病内伤,阳气耗伤;或过食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所致。
  临床可见:畏寒喜暖,面色(白光)白,肢冷踡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护理时以保暖驱寒为原则。
  2.热证
  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火热之邪;或寒湿郁而化热;或七情过激,五志化火;或过食辛辣,积蓄为热;或房劳过度,劫夺阴精,阴虚阳亢所致。
  临床可见发热肢温,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护理时应以清热为原则。
  临床寒证和热证辨证关系较为复杂,常同时并存,称寒热错杂,有上寒下热、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之分。
  另外,当疾病发展到一定极限,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如寒极似热(真寒假热)、热极似寒(真热假寒)等证象,常见于患者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应认真观察,根据其本质,去伪存真,辨证施护。
  3.真寒假热证
  指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多因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又称"阴盛格阳"。
  临床可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似属热证,但身热反欲近衣被,口渴喜热饮,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一派寒象。护理时应以温热护理法为原则,以热治热,临床称"热因热用"。
  4.真热假寒证
  指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多因阳热内盛,格阴于外而成,又称"阳盛格阴"。
  临床可见手足逆冷,脉沉,似属寒证,但肢冷身热,不畏寒反畏热,烦渴喜冷饮,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而干等一派热象。护理时应以寒凉护理法为原则,以寒治寒,临床称"寒因寒用"。

课程导航
加入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考资]